返回第687章 内燃机项目(第1/2页)  我在大明造航母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正如大臣们所猜想的一样,吴长庆现在确实是一心扑在发展建设上。

    其他领土扩张,中央集权,官员贪腐这些问题,对于他来说都是比较容易解决的事,不是核心问题。

    他最在乎的,还是社会科技的进步。

    他已经从新一批的学员中,挑选出了一些人组成了一个新的科研团队,让他们来搞内燃机。

    此前吴长庆觉得,现在搞内燃机为时尚早,因为缺乏相关的人才储备。

    即便是他拿出样品和设计图纸,也没有人能够弄出来。

    而且,当前蒸汽革命都还仅仅是南京上海苏州广州几个城市在搞,其他地方大部分都还停留在农业时代。

    如何全面推广蒸汽革命,才是重中之重。

    不过,到了今年,吴长庆又忽然觉得,自己没必要墨守陈规。

    不能因为历史上先完成蒸汽革命再进入电气革命,自己就必须完全按照这个流程来走,完全可以同时进行嘛,也不是特别冲突。

    甚至,如果电气革命搞得好,发展的快,一些行业甚至都可以直接跳过蒸汽时代,直接步入电气时代。

    比如现在生产的蒸汽火车头,迟早都要被淘汰。

    若是能够发明出内燃机,则可以直接建造内燃机推动的火车,省去蒸汽火车这一过程。

    既节约了钱财,又提升了效率。

    在原时空,欧洲的一些地方是先完成了蒸汽革命,然后再进入电气革命。

    而在亚洲的一些国家,比如扶桑,人家就是电气革命和蒸汽革命同时进行的。

    那些可以被电气取代的行业,都省去了对蒸汽方面的研究。

    吴长庆觉得自己也可以这样搞,先集中资源在南京率先进行电气革命,然后有了成果之后,直接推行到全国。

    这样其他一些地区就可以直接跳过蒸汽革命,直接进入电气时代,这才是最有效率方法,才能在有生之年进入信息革命时代。

    不这样的话,按部就班的来发展,吴长庆有生之年都很难再玩一次电脑。

    “照着这些图纸和这个样品来研究,拆解,然后掌握制造方法,并且将其运用到各个领域。”

    吴长庆忍着心疼,花费了200万科技点兑换了内燃机的设计图纸和制造工艺。

    又花费了50万资源点兑换了两台内燃机样品。

    之所以这么贵,主要是因为这些技术超出当前整体科技水平太多,如果再等几年,等社会的整体科技水平再提升一些,那么这个价格会更低一些。

    系统里商品的价格,并非是一成不变的,以前兑换一顿生铁要200资源点。而现在因为炼铁技术的发展,现在系统商城里的生铁已经只需要100资源点。

    科技技术,也遵循这个原则。

    在蒸汽机都还没弄出来的时候,兑换内燃机技术起码要300万,而现在已经便宜了很多。

    这个其实吴长庆也可以理解,毕竟在没有蒸汽机之前,高温高压技术都还没解决。

    而内燃机,同样要用到这种技术。

    已经掌握了的科技,系统商城就会自动降低对应的价格。

    吴长庆让人演示了一下内燃机的使用,在加入提炼的汽油之后,这台内燃机带动了转轴飞速旋转,看呆了众人的眼睛。

    一些机灵的人已经意识到了,这种东西的可怕前景。

    如此小巧的物件,却能够有如此大的动力,岂不是可以造出缩小版的火车?

    他们通过自行车和火车都明白了一个道理,车轮的转速等于速度。

    车轮转的越快,车子就跑的越快。

    眼前这内燃机如此快的转速,如果安装到自行车,那还不起飞?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