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646章 不得安宁(第1/2页)  我在大明造航母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吸取了上次的教训,戴犁他们这次做的很谨慎。

    一切都按照规定,走流程,不给吴长庆找到他们问题的机会。

    这样,即便是弹劾失败,他们也不至于丢掉官职。

    先是收继足够的证据,然后再进行弹劾。

    首先,他们就逮住了李耀这个改革派的顽固份子。

    要说现在文官们最讨厌的人,当李耀莫属。

    虽然大家都知道,李耀肯定是得到了皇帝的授意,才会第一个提出土改。

    但是,大家也不敢去怪皇帝,可不就是只能把怨气撒在李耀身上嘛。

    有人就深扒李耀的历史,这不扒不知道,一扒吓一跳。

    这李耀,在西江书院的时候,竟然说过好多大逆不道的言论。

    比如猛烈的抨击朝廷不开科举,抨击吴长庆有谋反之心,抨击新式科举是吴长庆无视天下读书人,不和礼制的瞎改。

    甚至,还有流言说李耀曾鼓动过其他读书人一起北上,去投靠大清来抵抗大华。

    这些黑料,足够李耀喝上一壶了。

    嘴巴大的人,往往是不太适合做官。

    有李耀这种想法的人其实很多,只是其他人都埋藏在心里没有说出来,别人没把柄。

    而李耀为了表达情绪,却经常把自己的内心想法给说出来。

    而这,往往就容易给别人留下话柄。

    戴犁整理好诸多的资料,比如李耀的语录,以及时间地点,人证等等。

    然后,再把这奏折走六部的流程上传。

    最先看到这个弹劾奏折的是马士英,他看了之后直摇头。

    他都不去管这里面的内容是真是假,总之在这个时候递上这种弹劾奏折,那绝对就是一个原因,想要打压土改的进行。

    把李耀搞下去,多多少少能让参与其他土改的人有所顾忌。

    马士英很想把这奏折扔掉撕掉,因为他知道,这奏折除了会让皇帝生气以外,真没多少好处了。

    但是,他又不能这样做,不符合规矩。

    甚至,他想暗中把这奏折扣下都不行,这奏折单单他一个人看过还不能决定是否呈上。

    像这种弹劾奏折,起码得三个内阁大臣过目,有三个人的意见才能最终决定。

    这当然是一种防止包庇的好办法,要是一个内阁大臣就能决定是否呈上,那问题就会相当大。

    一旦被弹劾的人和那个正好看到的内阁大臣是同一派系,那么自然就会出现包庇的情况。

    而现在需要三个内阁大臣一同过目,就完美的解决了这个问题。

    内阁当中,没有哪个派系的力量达到了三个人。

    不管是哪一派系的官员被弹劾,都不太可能被包庇。

    这种先进的制度,当下却有点点不利。

    马士英没办法按照自己的想法做主,他只能给出自己的意见批示,然后传给下一个内阁大臣。

    他现在只希望,下面两个看到这奏折的是改革派的人,这样说不定有机会将这弹劾的奏折沉下去。

    可惜,他的愿望最终落空。

    顾炎武看到了这份弹劾,立即给出了呈上的意见。

    于是乎,这份弹劾的奏折,最终还是送到了吴长庆的面前,然后吴长庆一脚踢翻了案桌,吓得周围的太监宫女跪下低头,不敢发出任何响动。

    他很少生气,但是这一次是真的生气了。

    吴长庆觉得有些心累,自己不就是想要好好治理下国家,实现大家的共同富裕嘛,怎么就这么难呢,总是有些人变着法子来给自己找麻烦。

    吴长庆知道,自己现在是在侵犯地主阶层的利益,但是,他自认为自己做的并不过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