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504章 千里奔袭之计(第1/2页)  我在大明造航母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济宁,如今北方军团的主力所在地。

    刘汉三自然是得知了满清要逃出关外的消息,为此他也很头疼。

    对于他们来说,打到北京已经没有了任何困难。

    但是,这需要时间。

    他们推进的速度再快,也不可能快的过一心要逃跑的满清,毕竟现在双方还隔着一千里的直线距离呢。

    “都说说,该怎么办?被他们逃到关外就麻烦了,那样我们从南京到关外的补给线,长到无法想像。”

    刘汉三先说了问题,让大家想办法。

    对于他们来说,在北京一带战斗的难度,要远远低于去东北关外。

    他们的所需的粮食还有武器弹药,都需要从南京运过来。

    在北方,他们可筹不到粮食。

    他们吸取了大明的教训,不想去关外和清军战斗。

    以前的大明朝明明要比大清强上很多,但是在辽东的军事上屡战屡败,当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清军属于主场作战,明军属于客场。

    大明北方的粮食养活百姓都已经比较困难,军队的粮食只能靠南方运过来。

    可是从江南到关外,运一石粮食,路上就得消耗两石。

    如此巨大的损耗,对财政来说是一个巨额的负担,导致前线的军队经常会得不到充足的补给。

    而朝中的一些大佬还故作聪明,命令改运粮食为直接运银子。

    把银子送到军队手中,让他们自己去买。

    运银子的损耗就要低很多,但是又产生了一个新问题。

    那就是北方本来就没粮食,还涌入大量的白银来购买粮食,粮食的价格自然就飞涨。

    到最后,明明计算好足够的军饷,到了实际中往往却还要差很多。

    饷银不够,士兵自然也就不愿意卖命。

    以前大明的运输能力,根本解决不了这个问题。

    大华虽然要好上一些,但也不想付出如此巨大的损耗。

    所以,把清军消灭在关内一带,是最佳选择。

    而且别说去关外战斗运输困难,照目前这个形势,打下北方后,第一件事可能就是要赈灾救民。

    打关外,不知道要拖到何年何月。

    这对于华军来说,无疑是相当糟心的事。

    “冒险,来一场千里奔袭之战,直接不管周边,不管后勤,直插北京,咬住他们,让他们无法撤退。”

    唐国臻说了一个疯狂的想法。

    孤军千里奔袭,没有后勤保障,周围全是敌军,这特么不是奔袭,这是去找死。

    “这太冒险了,以我们当前的船队运输能力,一次性最多运一个师去奔袭。而当前大清的八旗兵还有近六万人,虽然武器装备较差,但这数量无法忽视呀。

    更重要的是,这支奔袭的部队,需要孤军在北京一带坚守七八天左右大军才能够赶到。

    这,实在是太考验部队的韧性了。”

    徐育贤分析了下这奔袭的两大难点。

    “多带点弹药,再找个有利地形,一万人抵挡六万装备落后的敌人,完全有可能。而且,这是清军最后的一支部队,他们势必不敢和我们死战。

    至于食物问题,只能靠将士们克服一下。同时,大军也不一定非要七八天才赶到,完全可以让骑兵部队独自行动。骑兵部队,大概只需要四天就能够赶到。”

    唐国臻说道。

    “唐师长你说的太理想化了,直接就忽略了所有对我军不利的因素。你有没有想过,万一清军还能够指挥的动绿营,那么他们的军队可就不止六万。

    如果路上的敌人还会进行抵抗,骑兵就没办法深入上千里。如果清军不顾一切的死战,奔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