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20章 西进部队(第1/2页)  我在大明造航母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西进的军队,迟了东进的军队一天出发。

    他们的人更多,需要准备的物资也多。而且,西进的部队分两路,其中一路还是走水路,需要筹集船只。

    水路由徐育贤,钱肃乐带领,共两万人,他们坐船进入洪泽湖,然后通过淮河逆流而上,直奔蚌埠,淮南。

    另一路由卢光祖和方策带领,共一万人,南下直奔滁州。

    走水路要轻松许多,但是吴军没有那么多船只,就只能装两万。

    一路西进,走到了凤阳。

    在凤阳,徐育贤他们靠岸登陆,然后向城池进军。

    凤阳本来只是一座小城,但因为这是朱元璋的老家,所以一下子就出名了。

    朱元璋登基之后,在这里建造了中都皇城。

    原本的小城,如今的规模也变大了许多,驻军也比较多。

    为了防止在攻打蚌埠和淮南时被偷袭后方,防止后勤被截断,他们在攻打蚌埠和淮南之前,需要先把凤阳拿下。

    两万大军直奔凤阳,凤阳守军自知不敌,选择了开门投降。

    这正应了徐育贤的猜测,清军的抵抗意志并不强。

    当然,这也和凤阳的守军都是汉军绿营有关。

    在蚌埠和淮南就没这种好事了,那里还有不少的八旗兵在驻守。

    “徐师长,我有一计,可以轻易拿下蚌埠。”

    晚间酒宴上,原凤阳守将石守业说道。

    “哦,说来听听。”徐育贤很有兴趣。

    “蚌埠目前共有守军一万五千多人,其中又分为三部分,当中约四千八旗兵,是由鞑靼博尔哈统领。另外两部份都是绿营,分别由游世成和李飞统领,其中游世成和在下颇有交情......”

    石守业的计谋也很简单,无非就是派人把他的亲笔信送到游世成手上,然后将其策反,里应外合。

    只要进了城,清军那一点点人马,根本不是吴军的对手。

    游世成手下有五千多人,要是成功策反,清军必败无疑。

    当然,前提是要能够说服游世成。

    有这种好事,徐育贤自然不会拒绝。

    对于他来说,这个计策成功了,那就是天上掉了个馅饼,可以减少很多损失。如果计策失败了,也没有任何关系,按照原计划继续攻城便是。

    于是,他把大军停留在了凤阳,一方面等待石守业的好消息,另一方面在周围筹集粮草,就食于敌。

    凤阳以前因为常年受到皇室的照顾,所以这里的有一批较为富裕的阶层。这些人的祖上,多多少少都和朱元璋有点乡亲关系。

    这些人就是徐育贤薅羊毛的对象,反正他们都要造反了,和那些忠于朱家的人都是死敌,用不着客气。

    这些受老朱家世代照顾的人,无疑是大明的死忠分子。

    命令下达后,吴军开始了抢劫行动,这还是他们第一次干这种事。

    不过,只要手里有武器,干这种事基本上没有什么难度,吴军干的也很顺手。

    那些被抢劫的人,聪明的都是交点保护费换个安宁。还有些比较蛮横的人,则是抄起了锄头扁担,想要和吴军对抗。

    他们的下场,自然是毫无意外的被弄死,然后被抄家。

    百姓跟军队叫板,只能指望军队不敢动真格的,一旦动了真格,那些锄头扁担就是笑话。

    吴军抄家的收获极为丰富,普通的一个小资之家,居然也能搜出上千两银子。大一点的庄园,可以搜出上万两白银。

    至于其他固定资产,更是多不胜数。这些都被吴军快速的贱卖,甚至强行低价卖给一些商人。

    他们只要方便使用的银子,那些土地要来也没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