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62章 蹴鞠(第1/2页)  我在大明造航母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北方的清廷过的有多苦逼,南方就有多顺利。

    吴长庆甚至有时间去休闲娱乐了,很多重要项目都已经步入了正轨,接下来只需要耐心等待它们发展壮大即可。

    他只需要掌握大方向,其他发展中遇到的小问题他可不会去管,都是靠手下的智慧去自行解决。

    他知道,不能小看人类的智慧。很多发明创造他们只是一时想不到而已,并不是做不到。在吴长庆的提示下,很多东西都被发明了出来。

    比如和机器配套的履带技术,齿轮技术等等,这些都是其他人想出来的,吴长庆没有指点过。

    看到其他人这么靠谱,吴长庆也就可以适当的放松放松。

    这个时代的娱乐并不多,听戏是比较流行的一种,奈何吴长庆不喜欢。

    这纯属是个人口味,不管那些京剧是不是国粹,他都听不下去,听着都会觉得尴尬。

    相对而言,他更喜欢电影,下棋或者球类比赛。

    电影暂时就不用指望了,以现在的科技水准还很难弄出来,花费科技点在这种娱乐上也太过于浪费,还不如等待它自然出现。

    以现在科技整体水平的快速发展,其电影肯定会比原时空更早的出现。

    下棋也比较没意思,家里的女眷水平太差,和其他大臣下,那些人又不敢赢他。

    没有电影,下不了棋,那就只有看点球类比赛了。

    目前的球类运动,只有蹴鞠比较流行。

    蹴鞠诞生于春秋战国时代,在宋代发展到了顶峰。

    宋朝有很多皇帝都酷爱看蹴鞠,以至于蹴鞠玩的好的人可以做大官,比如高球。

    又比如,有些皇帝在逃难时,连军队都丢了,最后也要把皇家蹴鞠队留在了身边。

    这些记载虽然有些夸大的成分,但蹴鞠曾经风靡过却是不争的事实。

    但是到了明朝之后,朱元璋就下令禁止军队中蹴鞠,当中的原因就无人得知了。也许就和吴长庆不喜欢京剧一样,朱元璋可能天生就不喜欢蹴鞠。

    不过军队中禁止了蹴鞠,在民间蹴鞠还是被保留了下来。

    此时的蹴鞠分为两种,一种是需要对抗射门的,一种是表演性质的颠球,这种又是女子的最爱。

    有些女子蹴鞠高手,据说可以颠球一天而球不落地。这技术要是搁二十一世纪,都可以入选男足国家队了。

    而男子蹴鞠,多半是喜欢有点对抗性的射门。

    不过,蹴鞠运动中,球门很小,而且离地面很高,想要射中的难度非常大,比后世的足球要大好几倍。

    这也就导致了蹴鞠的观赏性不足,一场比赛下来没一个进球,看的自然也就没有意思。

    只有进球,才能调动伪球迷的激情嘛。

    十个球迷当中,有两三个看得懂战术配合就不错了,其他的大部分都是凑个热闹,看一看进球的瞬间。

    所以,吴长庆决定根据后世的足球运动,修改下现在的蹴鞠规则,使进球变容易,提升观赏性。

    吴长庆让人制造了几个更适合对抗踢的皮球,并将之命名为足球,然后带着足球来到了军营里。

    军营里,大部分的士兵都在进行一些较为轻松的训练,毕竟是在休整,没有像以前一样训练的那么幸苦。

    一些离家近的士兵,甚至可以回去休假。

    “有没有识字,又自认为比较聪明的人,站出来。”

    吴长庆来到一个主力团前,把那些人召集了起来喊了一句。

    众人都不知道吴长庆要干什么,但是有些胆子比较大的士兵已经站了出来。

    吴长庆数了一下,有二十多个,足够分成两队了。

    “有会蹴鞠的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