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39章 时代的缩影(第1/2页)  我在大明造航母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次日,秦林和秦二虎再次同行,前往南京。

    不过,这一次秦林是去买辣椒种子,而秦二虎则是去钢铁厂上班。

    “还是虎子你有福气,我爹死活不同意我去工厂。”

    秦林感慨道,相比起种辣椒,去工厂要稳定的多。那些工头说过会进行培训,包教会。而他种植辣椒,只能靠自己摸索,连个老师都找不到。

    “林子你也不用灰心,要是辣椒种的好,你才是发大财呢。”

    两人互相勉励,走向城市。

    他们两个,只是时代变革的一个缩影。

    像他们这样的人,在南京周围还有很多。

    当各自机遇出现的时候,一些有点胆识和魄力的人都会趁机而上,迎接各种挑战。

    而他们当中,肯定会有些人碰的头破血流,但也肯定有人能够抓住这个时代巨变的风口,从而改变身份地位,改变人生。

    吴长庆给这个时代带来的巨变,已经极大的影响这个这个时代的各个阶层。

    百姓在面临选择,读书人也在面临选择。

    新一期的大学堂招生启事中,又多了一些新奇的学科,比如外语。

    为了满足日益暴涨的海外贸易中所需的翻译人才,松江那边早早就开设了教外语的学堂。

    不过,那些学有所成的人,最终大部分都是进入各大商行,为商人做事。

    而且,那些人大部分都是些速成的翻译,基本上都是只会说,不会写。

    光是松江一个外语学堂,已经满足不了日益暴涨的需求。

    所以,大学堂这边也与时俱进的开设了外语课。

    在大学堂学外语,既要学习口语翻译,还要学习书面翻译,难度要高很多。不过,若是学有所成,他们未来的发展也比较大。

    像吴长庆就表示了,以后要专门成立一个外交机构,专门用来和外国番邦打交道的部门。而想要在这个部门当官,首先就得掌握一门外语或者多门外语。

    除了外语,还多出了一门医学科,专门用来培养大夫。

    夫子庙,大学堂门口,数不清的读书人围在招生公告前。

    “这外语科是什么科,为什么首批外语科考试前三甲者,可以分别授从六品,七品和从七品的官职。”

    一个书生惊讶道,其他学科的招生公告,可没有直接写明考试前三甲者会授官。虽然,这已经是惯例,但官府毕竟没有明说。

    而这个外语科的招生公告,竟然明码标价了。

    只要考核前三甲,直接授官。而且还是从六品这种大官,着实诱人。

    “外语你都不知道,就是洋人说的话和番邦说的话。”

    另一个书生解释道。

    “这不就是方言嘛,这有什么难度,比学四书五经写文章容易的多嘛。”

    问话的书生百思不得其解,学几门方言就能当六品官,天下竟然有这种好事。

    原本,他是打算来报考物理科的,但是现在他又改变了主意,准备念外语科。

    物理科嘛,因为现在学的人越来越多,竞争非常大。

    上一期的物理科考试,考了八十多分的学生都没有得到官职。换作大学堂刚创办那会儿,物理科能考八十分以上,一个七品官准没跑。

    他们这些以前没有抓住机遇的人,此时想要出头需要付出的努力是前人的数倍。

    每当想到这一点,就有无数书生捶胸顿足,后悔的要死要活。

    “学外语还是很有前景的,即便是没有考到前三甲,也可以去商行供职。我叔父的商行就请了一个半吊子的翻译,光会说不会写,月薪都有十两。如果在大学堂里学完毕业,那么其他商行肯定会抢着要,月薪二十两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