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91章 一堆好东西(第1/2页)  我在大明造航母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不少商人了解这火柴的成本后,心里已经开始了各种默算,计算这东西的最大利润能够有多少,值得花费多少的投入。

    这些人的算术水平,绝对是这个时代最厉害的一群人。

    也就只有他们这些商人,才需要各种大量的计算。

    随后,吴长庆揭开了一匹红布,露出了一台铅字印刷机和一些铅字模型。

    当前的印刷术还停留在雕版印刷上,连活字印刷术都没有得到推广。因为,活字印刷术其实也还有一些缺陷,比如印出来的书籍质量太差,字迹模糊等。

    总之,现在的印刷术成本高,效率低,非常不利于文化的传播。

    吴长庆干脆就把这铅字印刷机弄了出来,这铅字印刷机的技术含量其实不是特别高,基本上和活字印刷术差不多,唯一不同的就是用铅字代替了泥字、木字。

    金属表面的铅字,在印刷的时候效果非常好,印刷的非常清晰。

    当然,铅字印刷机也有其缺陷,那就是字体的制作难度非常大。特别是现在用的还是繁体,在拇指大小的铅块上雕刻,这需要很高的功力。

    想要在印刷的时候没有障碍,一套印刷机起码得准备六七千个常用的汉字。而且那些使用频繁的字还需要印很多,比如‘的得地’之类的字体,一篇文章少说也有几十个。

    一套印刷机,光铅字就得准备五六万个,在印刷的时候才能印的完整。

    而单个的铅字雕刻成本,差不多需要一百文左右,也就是说一套机器光铅字成本就要五六千两。加上机器本身,以及使用的纸张,喷墨,差不多要七八千两。

    总之,这玩意的成本很高。

    但是,在吴长庆演示和介绍了这铅字印刷机后,不少商人却心动了,心动的程度甚至超过了火柴。

    原因也很简单,读书人的钱好赚呀。

    虽然经常有所谓的穷书生,穷书生的说法,但实际上,书生这个群体可要比百姓富裕好几个层次。

    首先,穷书生只是少部分,大部分的读书人家中要么是地主,要么是士绅豪强,总之他们是不怎么差钱的。

    而且,相比起一朝中举,入得官场,读书那一点点投入是完全值得的。

    这印刷机的效率太高了,印的书籍多了,其成本平摊下来其实也就不高了,总之是很有赚头。

    相比起火柴,众人都更愿意选择这个铅字印刷机。

    看过铅字印刷机后,吴长庆又带着他们前往了后院,后院有个水塘,吴长庆要向他们展示蒸汽机。

    众人看到那个一人多高,占地一个多平方的巨大铁疙瘩,一个个都若有所思的样子,似乎是在猜测这铁疙瘩的作用。

    “诸位看好了,这是我大学堂里学生制造出来的抽水机。”

    吴长庆吩咐了一句,随后便有工匠开始操作,往锅炉里加煤,往锅缸里加水。

    随着煤炭不停的燃烧,锅缸里的水已经沸腾,转化成了水蒸气,推动了活塞,推动了转轮。

    紧接着,池水就从一根牛皮制成的水管中喷了出来,差点亮瞎了众人的双眼。这也是多亏了之前见识过其他新奇的东西,不再像以前那样愚昧。

    否则看到这种水往高处流的情况,那不得高呼几句有鬼呀。

    “这种东西叫蒸汽机,可以将内能转化成机械能,如果不懂什么叫内能和机械能的人,回家去问问在大学堂念书的孩子。

    总之,这种东西可以极大的节省人力。现在大家看到的蒸汽机功率还小,也就50马力左右。但是,在这种马力之下,不用两个时辰就能把这水池抽干。而操作这蒸汽机,只需要五六个熟练的工人即可,你们可以想想,五六个人用以前的方式来抽干这水池需要多久。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