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83章 登陆战(第1/2页)  我在大明造航母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次日,五千吴军登上了船队,朝对岸驶去。

    这船队里的船只构成非常杂乱,有一艘看起来都快要报销的宝船,上面足足运载了一千名士兵。

    而其他普通的斗舰,上面大概运载了近百名士兵。

    这些斗舰也是吴军水军的主力舰船,一共有三十艘。

    还有的就是一些非常灵活的艨艟,一般只坐二十人左右,这些船有二十多艘。

    剩下的就是一些不标准的民用船只,有商人运货的大船,也有渔民打鱼的小船。总之,吴军把能够搜刮的船只,差不多都搜刮了过来。

    几十艘船只飘在江面上,对面的清军在第一时间就发现了。

    “快,把渡口里的船只凿沉,让他们的大船进不了渡口码头。”

    刘高勋显然不是什么蠢人,他没想过要玩什么半渡而击这种技术含量高的战术,而是老老实实的阻止吴军上岸。反正他的任务就是拖延吴军西进的速度,能不能杀伤吴军的士兵对他来说不是最主要的事。

    只要能够拖延吴军西进的速度,让后面的大军有更多的时间来准备决战,他的任务就算是完成的很好。

    得到了刘高勋的命令,船上的士兵开始破坏船只,凿穿船底,使之沉在渡口里形成暗礁,这样吴军的大船就无法进入渡口,无法靠近码头。

    木船破坏起来很容易,劈了几斧头就劈出了个大洞,江水哗啦啦的涌进来,随后满清水军连忙弃船上岸。

    在他们的破坏下,足足有六七艘大船开始下沉。

    吴军的宝船上,吴易通过望远镜看到了清军的动作,顿时被气了个半死。

    不得不说,清军这一招够狠。

    “让大船尽量靠近岸边,然后让燧发枪部队进行射击,掩护其他小船登陆。”

    吴易下令道,大船无法靠岸,但那些艨艟小船却没有受到影响。

    水军传递命令,比起陆军传递命令要困难的多,只能通过旗语。但是,旗语只能传达一些简单的指令,详细的指令却是传递不了。

    比如,吴易现在可以通过旗语,告诉其他大船上的士兵进行掩护,但是却无法告诉他们具体掩护哪一段,哪艘船负责哪一部分。

    没有详细的指挥,大家就只能靠基层将领的判断了。

    好在,吴军当中的基层将领都被要求学习一些指挥技巧,学习一些对战局的判断。所以,他们的综合素质,比起其他军队的基层将领要高的多。

    那些大船开始自发的整理队形,选择各自负责的区域,整个过程虽然算不上是有条不紊,但也没有造成混乱,这已经是非常难得了。

    随着大船逐渐抛锚后,那些艨艟小船开始朝岸边驶去,它们吃水浅,大部分的地方都可以进行登陆。

    而大船上的士兵则已经是举起了枪支,防止己方士兵在登陆的时候遭遇突袭。

    随着一艘艘的小船靠岸,岸上立即传出一阵喊杀声。

    果然,清军就是想趁吴军下船时没时间列阵进行偷袭。

    有阵型和没阵型的战斗力相差非常大,若是吴军无法及时列阵,哪怕有武器的优势也很难打的过敌军。

    大船上的将领在计算着双方的距离,是计算,而不是估算。

    利用三角形的一些相似原理,双方的距离其实是可以计算的。这种计算方式,一直到后世的二战都还有士兵在使用,简单方便有效。

    大学堂里的数学小王子叶瑾良在数学方面非常有天分,他根据吴长庆提供的一些公式公理,已经推导出了大量的定理,论证了很多公式。

    而在这个过程中,他也发现了一些很有实用价值的测量技术。

    利用三角形的相似性测算距离就是其中一种,被他传授给了军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