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79章 圣旨调解(第1/2页)  我在大明造航母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休整了两日,天气也已经放晴,吴军汇集到了广德城下。

    攻打广德没有废什么劲,因为方国安已经带着主力撤向了湖州。剩下的杂牌,在象征性的抵挡了一会儿之后就全部投降。

    打不过就跑,方国安倒是没有傻到在这种小县城和吴军死磕拼消耗,他拼不起。

    就算是要拼,那也得去湖州,那里的城墙更加高大和坚固,加上湖州还有一些精锐守军,在湖州防守也不会出现兵力匮乏的情况。

    方国安的不战而逃让刘汉三很无奈,他很想在这里逐步的消耗方国安的兵力,可惜方国安没有给他机会。

    如此一来,他攻打湖州的难度又会上升几分,因为敌军在湖州已经聚集了近两万的老兵,加上一些临时征召的民壮,守城的人也许会高达三万。

    而刘汉三他现在的部队总攻才一万八,攻城的士兵还没守城的多,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不过,哪怕兵力处于劣势,他依旧准备向湖州进军。

    以少打多,这已经是吴军的传统了,大家都不觉得这是多大的劣势,就是这么的自信。

    相比起兵力不足,后勤才是他们的大问题。

    他们的粮食所剩不多,需要等宣城那边运过来,以及在周边收购。

    多亏了这里是江南的产粮地区,粮食比较充裕,收购比较容易,有钱就行。这要是在北方或者其他山区,有钱都买不到。

    很多时候的战争,其胜负往往都是由后勤决定的。在交通不发达的地方,负责运粮食的人,往往比作战的士兵还要多。

    就像诸葛亮六出祁山一样,几乎每一次失败都是因为粮食问题,有粮食他早都打到了长安洛阳。

    士兵没饭吃,再强的战斗力都是白搭。

    为了筹集粮草,刘汉三在广德又停留了好几天,这才凑够大军半个月的粮食,以及等来了一批火药。

    随后吴军向湖州进发,这一段路依旧没有官道,只有各种小路。

    这路上又是一段艰难的行军,因为之前被偷袭过,这次他们行军也更加谨慎,速度快不起来。

    短短一百里的路程,他们硬是走了五天才抵达湖州。

    还没来得及展开攻城,便有朝廷的使者来到了吴军的大营。

    鲁王朝廷在得知了吴军和方国安打起来了之后,那可谓是满朝震动。

    这简直就是无视了朝廷,意图谋反呀。

    这要是放到大一统的太平盛世里,这妥妥就是一个谋反的罪,得诛九族。

    但是现在,鲁王朝廷却只能忍气吞声。

    他们倒是也想给刘汉三,给吴长庆治罪。可是,没有碾压吴军的实力,给吴军定罪就是一个笑话,吴军肯定不会搭理他们。

    到时候,定完了罪没能力执行,反而会让更多的人看到他们这个朝廷的软弱无能,同时也等于是和吴长庆撕破脸。

    所以,哪怕心里把吴长庆和刘汉三恨了个半死,但他们也不能撕开脸皮,反而要给刘汉三升官,封赏,以此来安抚刘汉三,让他罢手。

    这基本上也是朝廷势微时的基本操作,就像当初左良玉率大军东进扬言要清君侧,弘光朝廷哪怕恨不的要把左良玉挫骨扬灰,但表面还是要给左良玉加官进爵,然后再用圣旨告诉左良玉,我们这边很好,没问题,不用清君侧,你打哪来还是回哪去。

    用的口吻,差不多都是像在祈求对方。

    如今,鲁王朝廷也是这样做。

    下了一道圣旨给刘汉三,封他为上轻车都尉,然后让他偃旗息鼓,不要再攻打湖州了。至于广德宣城等地,朝廷则是默认了由他占领。

    如此卑微的朝廷,也就这个时期才有。

    “刘将军,你和方国公之间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