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8章 说服(第1/2页)  我在大明造航母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促使顾炎武心动的原因不仅仅是因为心里想要抗清,还有一点就是他看好吴长庆的能力。

    能够以弱胜强,斩杀数千清军。

    这种能力,非常罕见。至少,前面的几支义军当中,都没有出现这样的能人。

    唯一有点点不好的地方,就是吴长庆给他的感觉有点咄咄逼人,年轻气盛。当然,在乱世中这种性格也未尝是坏事,至少充满了锐气,不会像其他明军听到八旗兵就吓得屁滚尿流。

    “将军说的在下好生惭愧。”顾炎武叹气道。

    看到他已经有了松口的迹象,吴长庆继续趁热打铁,说道:“不知道先生母亲灵位在何处,我想祭拜一番,并且向其告罪。”

    吴长庆这是继续给他台阶下,以后大家说起这事来,他也可以说是被吴长庆硬拉着去造反的,不是自己不想守孝。

    “这边请。”

    顾炎武将吴长庆带到了祠堂,上面摆满了灵位。

    顾家是江东的大族,顾炎武在很小的时候就被过继给了无子且早逝的大伯,从小被养母王氏带大。

    昆山一战,顾炎武不但死了亲生母亲,还死了两个弟弟。而他的养母王氏,则是在听说常熟陷落后绝食而死。

    可以说,顾炎武跟清廷的仇恨比吴长庆都要深。

    一番祭拜过后,吴长庆才改变了语气:“先生不要见怪,我这人天生性急,有冒犯先生的地方请多多见谅。”

    “不敢,将军所言都是事实,不必在意。”顾炎武说。

    “那我们就来聊聊如何治理嘉定等地,实不相瞒,在军事上我有信心不断的取得胜利。但是在治理地方上,我急需帮手。”

    吴长庆这信心十足的话,顾炎武听了感觉怪怪的。

    一般只有无知的莽夫才会喜欢说这种自大的话,但吴长庆看起来可不像是个莽夫,他在军事上确实创造了奇迹。

    “治理地方说难也难,说简单也简单.......”

    顾炎武说着还拿出了几本书,这是他之前为弘光朝廷撰写的《军制论》,《田功论》,《形势论》和《钱法论》。

    他针对南明的种种弊端,从战略形势上提出了一系列的军事措施和财源整顿措施。

    可惜,这些措施还来不及实施,弘光政权就跟纸糊的一样被清军迅速剿灭。

    当然,即便是没有被剿灭,顾炎武这些战略也不可能得到实施,里面牵扯到的利益方太多,必然会招来大量的反对声音。

    吴长庆看了看形势论以及钱法论,形势上嘛,因为顾炎武受限于这个时代,其实看的还不是特别清楚。

    上面表示南明只要如何如何就还能和清廷形成南北对立之势,然后还有机会北伐光复北方。

    历史已经证明,这种看法就是个笑话。真实的情况是南明不堪一击,别说反攻能力了,就连守住南边都做不到。

    当然,顾炎武的眼光在这个时代已经算是一流了,只是无法和吴长庆这个知道历史走向的人相比。

    至于钱法论,则是一些增加财政收入的政策。

    要知道,其实明朝的衰败,很大的原因都是因为一个‘穷’字。堂堂一亿多人口的超级大国,朝廷每年的税收竟然不到四百万两。

    军队没钱就打不了战,卫所兵因为没钱彻底失去了战斗力。而这些钱都到哪里去了呢?基本上都是流到了那些大地主,大官僚手中。

    吴长庆现在才刚起义不久,部队都还是靠着一腔热血,所以暂时不发饷银也行。但是,他知道这种事不可能长久,甚至越早发饷银越好。

    毕竟,热血可以维持了一时,却维持不了一世。而且,真正有热血的也只是小部分人,大部分士兵都是看在可以吃饱饭,拿饷银的份上才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