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百四十章:登基前的准备(第1/5页)  带着仓库回到明末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随着时间的流逝,赵文登基的事情也即将来临。</p>

    赵文设置的大宪章已经全部完成,大宪章也完成了最后的定稿。</p>

    在新的大宪章中,赵文规定了国家的国号,开国的年号以及国旗国歌。</p>

    至于这个国旗国歌,则是赵文后来加上去的。</p>

    在这个时候,并没有国旗国歌的说法,可是赵文来自后世,觉得一个国家要是没有国歌和国旗,总觉得缺少了啥。</p>

    所以,赵文就让人制订了国旗和国歌。</p>

    国旗以红色为底,长方形,在正面的左上角是一个黄色的篆体“华”字,反面的右上角是一个黄色的篆体“夏”字,两个字对称等大。</p>

    在两个字的小号有两道平行的蓝色长条,一个代表黄河,一个代表长江。</p>

    至于国歌,着实将赵文难为了很长时间。</p>

    经过深思熟虑之后,赵文将后世非常有名的那首的军歌拿了出来。</p>

    可是这个作为军歌是够用,可要是作为国歌,就稍显不足。</p>

    所以,赵文就在的基础上加以改进,最后得出了国歌。</p>

    在七月中旬的时候,陕西全境被赵大牛拿下,刘五也率领兵马攻入了四川中部,准备往南攻打。</p>

    四川多山,随着夏季的到来,更是闷湿炎热,所以速度就慢了不少。</p>

    赵文的亲卫营兵马已经全部被赵文调进了宣镇镇城中,开始为赵文登基前做最后的准备。</p>

    赵文的龙袍冕服已经制作完成,龙袍采用的款式和大明的差不多,是明黄色的团龙袍,有常服便服之分。</p>

    至于冕服,则没有什么改变。冕服从诞生之日起,几乎就没有改变过。</p>

    冕服是帝王举行重大礼仪时穿的衣服,主要由冕冠、玄衣、纁裳、白罗大带、黄蔽膝、素纱中单、赤舄等构成。</p>

    玄衣肩部织日、月、龙纹;背部织星辰、山纹;袖部织火、华虫、宗彝纹。纁裳织藻、粉米、黼、黻纹各两组。</p>

    这种纹饰就是所谓的“十二纹章”纹样。</p>

    赵文在登基时就要穿这身冕服。</p>

    在这段时间中,皇宫的采买数量与日俱增,不停的增长着,赵文的登基典礼也拉动了宣镇的经济。</p>

    皇宫里面的各项细节也已经完成,安排好的下人们也已经就位。</p>

    至于皇宫里面的太监,赵文没有让人重新挑选,只是让人从俘虏的大明王爷那里挑选了一些。</p>

    一是因为赵文觉得阉割实在是有些太那啥,二是因为王府里面的这些太监对礼仪什么的都非常了解,所以也不用再做培训。</p>

    这些太监中除过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