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百四十三章 你们就是反贼(第1/2页)  大明合伙人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接下来的一阵子,京师可谓热闹非凡,举城欢腾。    崇祯下令犒赏三军,并在皇宫宴请以沈浪为首的凯旋将士。    甚至,在沈浪的建议下,他还下令让人将此次伐清的过程编排成戏剧在全城巡回演出,并顺势成立大明戏剧院,接下来他们将会在全国进行巡回演出。    这种文化传播,既可以宣扬大明的强大,同时也可以增强百姓的自豪感,以达到凝聚人心的目的。    《明报》不但会提前预告演出的时间和地点,还会进行全程报道。    这几个月来,借助对伐清过程的持续报道,给大明百姓带来最新的辽东战况,《明报》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在各省相继都开办了分社。    每期出版,几乎都是供不应求,甚至还衍生出了报纸租赁的生意,和沈浪小时候租书看差不多。    崇祯自己也没闲着,他又是参拜太庙,又是祭祀皇陵,和先祖分享大明取得的辉煌战绩,以告慰先祖在天之灵。    大家似乎都很忙,沈浪却反而闲了下来,他是真的闲了下来,因为很多热闹他也不喜欢凑。    大部分时间呆在宫后苑,陪小昭仁玩玩,听着朱媺娖新习得的曲子,好不惬意。    期间他也多次回到现代社会,但在现代社会的生活反而显得比较平淡,因为在这个和平的国度,无法经历大明的波澜壮阔。    这与沈浪的性格有着不小的关系,他觉得闲暇时在现代社会消遣倒还不错。    所以,在暗中考察了一下医院和护理对母亲的照顾没有什么问题之后,他便又放心的回到了大明。    此时崇祯已经开始在着手处理俘虏的问题了,这些俘虏主要包括投降满清的汉人俘虏,还有像豪格、济尔哈朗、索尼这些重要的满洲人俘虏。    不过,让沈浪有些意外的是,崇祯直接下令将洪承畴、范文程、宁完我、孔有德、尚可喜等重要汉奸全部处死,根本没有要见上一面的意思。    甚至在洪承畴乞求能见他最后一面,崇祯都拒绝了。    沈浪原本以为崇祯会当面对这些人进行奚落一番,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有眼无珠,然后带着巨大的悔恨下地狱。    也可以让其他人看看,背叛大明是没有好下场的。    但崇祯并没有如此做,也没有下令施以酷刑,就是最简单的杀头。    沈浪稍微一想也就明白了,若是放在几年前,崇祯很可能就会这么做了,不然无法消解心头之恨。    但放到现在,就显得没什么意思了,连满清都没了,奚落这些满清的奴才又有什么意思?这些奴才配吗?换成多尔衮或皇太极还差不多。    不过,豪格和济尔哈朗两个亲王,还有索尼、苏克萨哈几个大臣倒是有资格让崇祯见上一面。    崇祯没有先召见豪格,而是召见了济尔哈朗,因为豪格还是有些抗拒,怎么说呢,有些像当初的洪承畴。    入京之后,沈浪特意将豪格和他的女人安排在了一起居住,反而将其他子嗣与其分开,然后进行窃听。    豪格自然不知道大明还有窃听这么高超的手段,所以在和他的女人单独相处的时候也少了很多顾忌,心里的一些想法自然就表露了出来。    有时候女人的想法也更加现实一些,既然没有勇气全家为大清殉葬,就要接受现实。    若还一味的抗拒大明的招抚,崇祯的耐心随时都会耗尽,因为如今的大明不像以前的大清,一个肃亲王投不投降对大明的影响真的不大。    豪格显然也不傻,从他的言语上分析,心里防线已经松动了,只是还抹不开面子,和当初被满清俘虏的洪承畴一个德性。    皇太极可以假惺惺的对洪承畴予以关怀,给他一个台阶让他能心安理得的投降。    但是崇祯对豪格却不会如此,不值得,所以干脆就懒得理他,晾他几天,若还是扭扭捏捏,把他的家眷抓出来几个砍了就是。    相比于豪格,济尔哈朗就要务实多了,见到崇祯之后,没有丝毫迟疑的直接下跪,叩首道:“罪臣济尔哈朗拜见大明皇帝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