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67章 这就是人心(第1/2页)  西行从大话开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唐三藏说到天明,那些和尚有的还是精神,而有的人是无精打采,因为他的话没办法让大家的身体发光,现在瞌睡虫上来了,自然是想去睡个觉。

    在这期间支尊保借用灶台做了一锅八宝粥,虽然是想放点肉,但还是没这么做,八宝都是萝卜白菜等素食。

    等吃完了就去拿来钵盂,等到手的时候惊讶,因为这个钵盂正是当初把自己扣进去的那个,没想到它会随着金蝉子一样再到唐僧身上。

    喊众和尚去吃饭,在把钵盂递过去,在他吃的时候问:;你这个钵盂是从哪儿弄到的?

    唐三藏没多想,一边吃一边回:;曾经的碗被我不小心摔碎了,唐王就送了这个给我。

    一样是唐王送的不过不是他离开送的,还有袈裟,同样是观音给的,但不是在大唐皇宫。

    看来这个西行不简单啊。

    等吃饱喝足了,唐三藏准备在废话,但被支尊保提醒,唐王是不希望他去取经,现在如果不走,唐王在派兵过来,可就走不了了。

    惊醒的当事人,马上起身跟主持告别,然后出去上马,一溜烟的很快消失。

    支尊保微微摇头,不迟疑的拿上行囊,骑着马跟上。

    可是唐三藏还是经不住诱惑,原因是他身穿观音给的袈裟和禅杖,好像个金元宝招摇过市。

    到了个有些破烂不堪的福原寺,里面的主持和僧人是夹道欢迎,因为在路上就已经埋伏好了小僧,告诉他看见有钱的主经过就要来报告。

    这么个金光闪闪的唐僧,想来身上都是很多元宝吧。

    于是乎,盛情难却,唐三藏进去讲经,到了吃饭的时候都没人喊,还都饿着肚子,直到支尊保拿来稀饭,这些和尚是感激涕零,然后一边吃一边诉苦,还旁敲侧击的要唐僧捐款。

    而他哪里有钱,就带着支尊保去了一边说道:;想来你应该有点吧,借我点以后还你?

    是不想借,但想想还是同意,不过提出条件:;要我借钱可以,明天必须走,因为有句俗话叫,借一斗米养个恩人,借一石米养个仇人,他们这里定有余粮,可却故意念穷,完全把借来的东西当生财之道了。

    ;没那么严重吧?

    ;人心隔肚皮。支尊保拿出金豆子:;这玩意可保他们在半年内都不会饿肚子,而依他们的情况来看,你继续待在这里就得付房租,这粒用完了你如果说没有,他们不会信,只觉得你实在是太抠,最后心生歹毒,杀人越货都有可能。

    ;我相信他们不会是你说的这样。

    唐僧的嘴上不相信但在心里早有了打算:;当然了,你借我东西,我自然听你的话。

    接过金豆子,掂量过后想了想,过后轻叹一口气,在笑着脸过去把钱递给了方丈。

    众僧都表示感谢,看着金豆子眼中泛光,同时有不少人都在猜测,他们肯定不止这一粒,真是个吝啬的和尚。

    已经看出他们想法的支尊保,把唐僧带走,等到晚上的时候听墙根,里面的和尚真如支尊保所言,暗骂他们师徒是在打发叫花子。

    当事人好笑,这就是人心,唐三藏哀叹,这就是人心。

    当晚唐三藏没睡觉,就书到了三更半夜,就招呼支尊保离开,怕这些人起歹念,支尊保会杀人。

    天亮的时候,庙里的和尚找不到他们,就开始大骂,说他俩不是东西,走时连招呼都不打,留下一袋面粉,完全是在打发叫花子。

    另外当事人不知道他们所说,在路上也遇到过几家庙,想想福原寺的情况,还是不去打扰为好。

    经过几日的行走,过了几道城和关隘,终于到达边境。

    支尊保在躺在马背上,包袱都在他这里,唐三藏在前面顺便牵着他的马,谁让欠他的钱呢,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