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940,洛阳的慰问团来了(第1/2页)  我真不是亮剑头号特种兵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叮咚!”    “叮咚!”    雨水不断的从屋顶漏下来。    潞阳也在下雨。    在张万和到来之前,雨水还挺大的。    幸好是现在终于小了一点。屋子里的漏水也不是很严重了。否则真是难办。    赵刚的警卫员小张拿了一个木盆在下面接水。一会儿水就满了。换一个盆。端走。一会儿水又满了,又换盆,又端走……    张万和和赵刚对屋顶漏水这件事,似乎都司空见惯了。    确实,当时的房屋质量就这样。    潞阳有洋房吗?    有!    数量还不少。    有日军修建的。有原来的地主老财修建的。    最漂亮的是一座法式的小洋房,是当初法国人修建的。鬼子来了以后,法式洋房被征用,成了鬼子接待外来客人的所在。    但是李云龙不可能将指挥部设置在洋房里面。否则,肯定会被战士和老百姓戳脊梁骨的。    事实上,新一旅并没有在潞阳城内办公。而是选择了城外。    这是八路军的传统了。    军队是不轻易进城的。    尤其是指挥机关,必须是设置在城外。    一方面是为了避免扰民,另外一方面也是为了避免日军的飞机轰炸。    如果是将指挥部设置在城内,日军为了轰炸八路军指挥部,可能是会将整座城市都炸掉,导致城内的大量居民死伤。    在收复了潞阳以后,李云龙和赵刚最怕的,就是日军的飞机前来轰炸。    设置在城外就能避免类似的情况。    “真是一场及时雨啊!”张万和的心情很好,也有时间和赵刚闲聊了。    得知赵刚暂时没有战斗任务,张万和就拉着他不放。    说不定赵刚那里还有好东西。    还别说,真的有。    赵刚拿出了一把玉米种子,还有一把花生种子。    “这是……”张万和不解。    “杨岳交上来的。”赵刚说道,“说是很好的种子,产量很高。”    “给我?”    “对。你们不是有农垦队吗?要不要试种一下?”    “好啊!”    张万和欣欣然的接过来。    更喜欢现在的雨水了。这一场透雨下过以后,春耕就可以开始了。    说是春耕,其实已经是初夏了。但是好饭不怕晚。只要雨水充足,农作物的长势还是非常的喜人的。尤其是晋东南这片土地,真的很肥沃啊!    相对于陕甘宁边区,相对于晋西北,晋东南的这个脚盆,简直就是聚宝盆……    身为后勤部长,张万和非常清楚,陕甘宁边区的情况也是非常艰难,严重缺粮。    刮民党军的胡宗南部,加强了对陕甘宁边区的封锁,禁止任何的物资流入陕甘宁边区,还不断的制造冲突。    根据总部的一些风声,必要的时候,可能要调集一个主力旅回去保护延安。    这说明那边的情况的确已经是非常非常的危险。    如果晋东南无法尽快的打开局面,胡宗南肯定会更加疯狂的。    到时候,党中央、延安的情况会更加的艰难。甚至存在可能无法坚持下去的危险。    之前,北方局,还有党中央的部分同志,都转移到了晋察冀军区。如果延安那边的情况继续恶化,很有可能需要转移更多的人出来。    问题是,晋察冀军区本身也是很穷的,安全的地方也不多。经常需要转移。    那么,转移到其他什么地方?潞阳是备选。    潞阳周围有相对完善的经济体系,这是我党我军目前最需要的。    晋东南上党盆地每年能够收获十亿斤以上的粮食,几乎是陕甘宁边区的十倍以上。光是这一点,就是无法拒绝的诱惑啊!    当然,这些都是最高机密。他暂时连赵刚都不能告诉。    “政委!”    “政委!”    忽然间有人急匆匆的赶来报告。    却是联络部的一个参谋,跑的气吁吁的,上气不接下气。    “怎么啦?”赵刚问道。    “慰问团……慰问团到了!”参谋断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