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1章 因祸得福,供不应求(第2/3页)  八零厨娘发家史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用来对付卖鸡蛋和卖布鞋的那两个女人。

    从效果上来看,也算是扯平了。

    唐老爷子看了看坛子里的鱼酱,大气地挥挥手,“这些我全都要了!”

    “呃……”江芝莲想了想措辞,试探性地问:“这里有五六十斤呢,您是打算送人吗?”

    老爷子点点头,“嗯,送到研究所的食堂让大家都换换口味。”

    “这样啊。”又来了一个大订单,江芝莲是又喜又愁。

    喜的是,卖的多,赚钱啊。

    可愁的是,人手不够,出酱的速度跟不上销售的速度。

    “哪个研究所啊?一会儿我给您送过去吧。”大订单她都提供上门'服务的,反正酱少,送完也没得卖了。

    “路远,你送不了,我们自己拉走就行。”老爷子吩咐自个孙子,“你去厂里借辆车来。”

    唐小龙十分钟后推了辆小三轮过来,拉走五十五斤鱼酱,带着爷爷走了。

    江芝莲给他们打了折扣,但是老爷子说什么都不干,非要给五十五块钱。

    “这老爷子是什么人啊,看起来挺不简单的。”吴涛看了眼三轮车离开的方向,开始七手八脚地收摊。

    江芝莲摇摇头,“我也不清楚啊。”

    这时旁边卖水果的大爷插了句嘴,“老唐是省生物研究所的高级技术员,老前辈了。”

    “这么厉害!”江芝莲感叹道。

    “那当然了,你别看小龙吊儿郎当的,他在国棉厂也是技术工,有点水平的。他改良了生产高质棉纱和优质胚布的生产线,专业上没的说。就是人还不够成熟,脾气冲,总跟人打架。时间长了,你就知道了,他人本身不坏的。好好调教,很有前途。不过他只听老唐的话,别人的话他都听不进去。老唐可要多活几年啊,要不然呐,这个孙子管不住,可是要走歪路的……”

    自从马花被抓了之后,卖水果的大爷话就多了不少,突然露出了本色,变成了一个絮絮叨叨的老年人。

    因为马花犯了事,附近的小摊贩都在心里默默地点烟花庆祝呢。

    不知道是谁透出了小道消息,说是江芝莲手段了得,搞倒了马家兄妹。

    所以他们最近对江芝莲格外的好,还集体默契地闭了嘴,把消息圈定在小范围内,不往外泄露。

    不用交出去一半的利润,腰包鼓起来的速度跟吹气球一样,谁会不开心?

    因为江芝莲的鱼酱出了名,不少住得远的人都会慕名而来。

    国棉厂门口的小街越来越热闹了,人流量成倍的增长。

    他们都清楚,这是江芝莲的功劳。

    她以一己之力,带火了一整条街的生意。

    “小姨夫,最近社员们都闲着,要不雇他们做鱼酱吧!咱们按工计酬,给他们发工钱。”

    回家的路上,江芝莲一直琢磨着扩大鱼酱生产的事情。

    想来想去,觉得这是最好的办法了。

    “带着大家一起赚钱,好是好,可会不会出问题啊……”吴涛虽然不看报,但是有听广播的习惯。

    他听说有人反对个体雇工经营,说是思想倒退,搞剥削什么的。

    两派意见不统一,争论得相当厉害。

    当然,吴涛赞同的是另一派的主张。认为个体经济是公有制经济的必要补充,应该鼓励和支持农业个体工商户和待业青年从事个体经营,要允许“请帮手”“带徒弟”。

    可自己的想法有什么用呢?

    上头还没有明确的指示,他不敢妄自行动。

    俗话说,枪打出头鸟。

    万一被抓去当了典型,麻烦可就大了。

    吴涛是个保守的人,他的顾虑很多。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