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066章 打个借条(第1/3页)  大明之锦衣为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苏超之所以紧盯着日本的石见银山,是因为他前一世的时候看过一份资料,说当年日本国的石见银山的产量达到了当时世界白银产量的三分之一,绝对是有开发潜力的。</p>

    石见大森银山位于现今岛根县大田市大森町,中世以来由大内家掌管。</p>

    根据《银山旧记》记载,大森银山早在鎌仓时代末期已开始开发,但技术所限,只是取露天的矿石炼制而已;</p>

    而据《石州银峰山清水寺天智院缘起》所载,在大永六年春(也就是嘉靖皇帝登上皇位的第四年),由路经该地的博多商人神谷寿祯所发现。</p>

    并与铜山主三岛清右卫门合作,开凿坑道深入山中挖掘。</p>

    最初神谷寿祯只是将一批批刚出产的银矿运送到博多贩卖,但是由于运送成本高昂,而银含量不一,若果採掘出来的银矿石品质低劣,卖不到好价钱,那趟生意便要亏损了。</p>

    七年之后,即天文二年〈嘉靖是十一年〉,神谷寿祯从博多聘用了宗丹、桂寿两名技术人员,到银矿场当地即场熔炼,再行贩卖。</p>

    此举既大大节省高昂的运送成本,又能确保银的质素。</p>

    这宗丹和桂寿,从大明引进了一种叫做「灰吹法」的新技术,并集合大量人力去进行采矿、冶炼。</p>

    据记载,在当地聚居的矿工有大约一万三千户之多,至今当地还留有「唐人屋敷」、「唐人桥」,可以想像得到当时曾有来自大明的人参与这些工程。</p>

    也就是在苏超开始琢磨日本石见银山的几年之后,大内、尼子、毛利三家为了争夺银山多次展开攻防战,最后落入毛利家手中。</p>

    当时正亲町天皇当上天皇已有一段时间,可是朝廷由于穷困,一直没有给天皇进行即位仪式。</p>

    毛利元就特地委託竺云惠心前往京都,向朝廷献上四十八贯银和其他御服费用,使朝廷有足够费用为正亲町天皇举行即位仪式。</p>

    毛利元就更索性将银山献给朝廷作为天皇的御料所,定每年纳银百枚,维持朝廷的收入。</p>

    因为银山变成天皇所有——实际开发权仍在毛利家手上,此举既能断绝尼子家觊觎银山的念头,更赢得了官位和「勤皇」的美名。</p>

    而此时苏超开始琢磨石见银山,正是日本几个大名正在争夺银山之时。</p>

    虽然苏超对石见银山的具体情况不是很清楚,但是一个大概还是能讲出来的,他可是知道石见银山现在还没有大规模的开采。</p>

    嘉靖皇帝听完了苏超对石见银山的介绍,以及拿下石见银山以后的规划,便问道:“你的意思就是咱们大明要派军队驻扎日本国了?”</p>

    苏超说道:“不是驻扎日本国,而是驻扎石见银山,只要日本皇帝答应把石见银山借给咱们,咱们就要派人看着了。”</p>

    “那还不是一个意思?”嘉靖皇帝笑道。</p>

    苏超说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