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08章 接踵而至(第1/2页)  特摄粉的异界之旅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而现在,我们再来说一下那姓刘的在发现这位吏部尚书在搞小动作的时候,为什么不阻止他。

    原因很简单:不需要。

    因为在那位吏部尚书那看似完美的计划中,有一个十分致命的漏洞,那就是:远征军是否能够成功的在米尔斯站稳脚跟。

    如果不能,或者失败了,那刘大爷就会跟这位吏部尚书所想的那样,一败涂地。但如果成功了,或者在那里站稳了,那跟着吏部尚书搞事的那一帮人就会立马做鸟兽散。就算不散,也会待在原地,给这姓刘的倒腾出一阵充裕的反攻时间。

    而且现在,还发生了一件对那位吏部尚书而言,最坏的事情。

    那就是这姓刘的已经发现那些搞小动作人的幕后主使是他。

    当然了,这已经算是明摆着的了。

    且不提之前的掺沙子,就说刚才奉旨去探望卫国公这件事,就已经足够让刘大爷警惕了。警惕之后,自然要盘查,盘查完了,看着手底下那些狗腿子送上来的情报,就算是个傻子,也知道现在是个状况。

    首先,是朝廷这边。大部分言官跟御史因为之前自己做出的事情,杀掉无为道长以及那位右副御史的行为,除了自己那一帮狗腿子之外,剩下的人,虽然不能说是义愤填膺,但最起码是划清了界线。

    一旦自己出了事,那这帮人绝对会先站出来给自己落井下石。

    之后,就是朝中的将领。这帮人就比较特别。除了某些人外,大多数心眼儿都比较直。除了打仗之外,其他的事情都不怎么愿意去想。代表人物就是岳飞。

    这不是黑,而是老实话。

    一说岳飞就会想起莫须有,接着就会想起秦桧那阴险小人。但事实是,再想起这件事的时候,大家都忘了这么一档子事:秦桧在杀岳飞之前,是经过皇帝同意的。而皇帝在同意杀岳飞之前,是有大臣给他辩解的。

    但岳飞还是死了。

    为什么?很简单:因为岳飞当着皇帝的面,说过这么一句话:把先皇,以及太上皇从金军手里给救出来,迎回朝廷。

    我不知道当时岳飞是怎么想的,虽然多多少少能猜到一点,但......太幼稚了......不过皇帝在听到这句之后,他是怎么想的,我十分清楚:把我爹和太上皇给迎回来?那我干什么?朝廷谁当家做主?迎回来之后,是他俩说了算,还是我说了算?

    第二:有大臣辩解。

    这件事就比较好理解。这些人愿意为岳飞辩解,除了被岳飞精神给感化之外,还有那么一个并不光彩的念头:把岳飞给捧上去,给他们撑腰,做秦桧的对头。

    但他们忽略了两件事:第一,相比起岳飞,皇帝更喜欢对他百依百顺的秦桧。第二,岳飞他并没有像戚继光或李成梁一样,拜朝廷一把手,或二把手的码头。

    这就代表着:他岳飞一但出了事,或者皇帝不在待见他,那他的下场就是死。

    而在看看当年那两位,戚继光拜了张居正的码头,上级不待见他,张居正就一句话:换!下级不听话,张居正还是那句:也换!

    搞得戚继光成了一个谁都不敢惹的人,在加上这位民族英雄在背地里特别会来事。兵部领导下来了,就请吃请喝搞饭后娱乐,最后在领导临走的时候,还送钱,送东西。就这么一个人,直到张居正死前,都没人敢惹。

    而李成梁就更厉害了。

    张居正当一把手,他拜张居正的码头。张居正下去了,他再拜申时行的码头。观望他的一生,从白手起家,建立辽东铁骑到最后老死,都没人敢惹他。

    当然,死后另说。

    说这件事,虽然容易招恨,但这也反向说明了一件事:大多数打仗特别好的武将,有时候,在处理同僚关系的时候,是不怎么样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