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1章 大有可为(第1/2页)  我在古代搞科技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好吧!哥哥帮你保密。”宁商酉兴趣盎然问道,“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宁兮走到红鬃马旁边,指了指高大的马背,说道:“哥哥,马匹背部很粗糙,咱们可以放一个软垫。两脚悬空,可以从马背部的软垫上面,做两个吊着的脚踏。”    听着宁兮有些简陋的形容,宁商酉醍醐灌顶。    对啊!马本身是很能载重,多放一个垫子并不会对马有多大影响,但骑马的人却有了更大的优势。    而且宁商酉还想到了一个最关键的问题。    如果骑马变得更轻松,更容易掌控,那么骑兵将在战场上发挥更大的作用,甚至成为大兴赢得战争最有利的杀手锏。    “妹妹,你知道今天的话,有多么重要吗?”宁商酉看着宁兮,感慨不已。    “不行,这么大的事情,不能瞒着。我得告诉爹爹和舅舅,他们肯定会很高兴的。”    说着,宁商酉就要往营外走,被宁兮拉了回来,“哥哥,你忘了之前答应我的了。”    宁商酉很纠结,这种大功肯定不能落别人头上,那不然他们宁家多亏。可是,他又不想抢妹妹的功劳。    “哥哥,咱们先做出来再说吧!效果不一定好。”宁兮转移注意力道。    她开始苦恼,以后那些更先进的技术,该以什么方式拿出来。    接下来的几天,两人连同段海山和营里的木匠黄川福,一起研究马鞍和马蹬。    这两样比马蹄铁难一些,涉及到的小细节更多。    虽然宁兮没有见过马鞍到底是怎么固定的,但四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宁兮,宁商酉,段海山,黄川福四人还是想到了解决的办法。    经过前后十几次的调整和设计上的修改,和宁兮前世差不离的马鞍和马蹬出现了。    宁商酉是第一个试骑的人。    骑上马之后,双脚有踩塔和着力的地方,最明显的感觉就是轻松了。    宁商酉在营地里跑了一圈,惹来所有人的目光。    “宁小公爷的骑术,又精湛了。”    “马背上,那是何物啊?”    忽然,激动的宁商酉突然踏着马蹬,站了起来。    “天呐!快看,小公爷站起来了。”    紧接着宁商酉松开缰绳,双脚有了着力点,他依然能稳稳骑在马背上。    营地内的副将参将们,看着在马背上花式驰骋的宁商酉,目瞪口呆,脑子瞬间宕机。    这个时代的马就像现代的汽车一样,没有那个男人不爱马,不想策马狂奔,领略极限的速度。但真正能骑着骏马长久奔袭的只是少数人。    这不仅需要长期的适应和训练,还需要精湛的骑术。而马鞍和马蹬大大降低了对骑术的要求,更解放了双手。    对以农耕为主的大兴来说,雪中送炭。    马建山看着恣意狂奔的宁商酉,脑子里只有一个念头。    大兴的骑兵要崛起了!    在战争中,骑兵的作用是极大的。    别的不说,单提冲锋陷阵,马匹的冲击力就是人力无法抵挡的。两军交战,你的骑兵比对方多出一双手,那便是生与死的差距。    这一瞬间,马建山激动得热泪盈眶。    大兴终于能在武力值上,扳回一成了。    大兴地处九河南面下游,西邻颂武,与北齐隔河而望。因为地理位置的原因,气候相对来说温暖适宜,国民多性情温婉柔和。    也正因如此,与气候寒冷的武颂和北齐相比,大兴百姓普遍没有另外两国的百姓悍勇和强健。军事力量也显得薄弱一些,军防这一块儿始终力有不及    但大兴相对富庶,人口多。    每每交战,都是用大兴男儿的命去堆,去垒。虽胜多输少,但都是惨胜,是无数家庭支离破碎,残缺不全换来的。    所以近十年来,永和帝一直强调休养生息。但寒冷的天气,似乎并不想给大兴喘息的机会。    百姓的日子,依然一年难过一年。    不过,这不是马建山该考虑的问题,他只需要让大兴的军队越来越强盛。    要保证士兵在冬季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