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80章 这大桥,很传奇(第2/3页)  从我的团长开始抗日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车水马龙。
    直到42年5月第1次远征作战溃败,日军56师团气势汹汹直扑而来。
    为了避免日军长驱直入直扑重庆,不得不壮士断腕用炸药炸断怒江大桥,这座桥才终于停止了运行。
    惠通桥几经毁灭,几经重生。
    每一次的生和死,惠通桥的桥梁上都粘满了护桥梁勇士们的鲜血和生命,是中国抗日历史历史的见证。
    炸不断的惠通桥,以前是滇西抗战史上的奇迹。
    放到1944年的今天,这句话依旧没有错。
    怒江大桥经历过日军派出大量飞机,投资的4000余颗航空炸弹的空袭,依旧能够在短时间内修
    复,就在于它的主体结构从未被破坏过。
    也就是作为桥梁最大承重,也是最为重要的左右两根飞索,以及左右两边最外面的主要横锁。
    也就是相当于一栋大楼中,最重要的承重墙和承重柱。
    不管是当初的日军用炸弹炸,还是后面为了阻止日军继续北进,守桥部队不得不用炸药炸毁桥梁。
    炸毁的都是垫在下面,横拉到桥对面上面铺上木板,用于通车的十七根钢锁。
    那四根直径超过10厘米,从桥的这一头一直连到桥的那一头,两端用数值根深埋于地下的铁锁,死死的将他们固定在桥梁上面的4根超大型解锁。
    自始至终都稳如泰山,从建成之初就没有断过。
    之所以被数千枚炸弹都炸不断,这得益于他们的材质非常特殊。
    当时的德国工业是世界最顶级的,这些主要铁索不管是硬度还是韧性,都达到了非常夸张的程度。
    不管是什么炮弹还是航空炸弹,根本不可能将它们直接炸断。
    还要想它们从怒江上空消失,唯一的办法就是炸断桥梁两端,用钢筋水泥实时固定于地底深处,拉住这几根主要铁锁的数10个相对较小的铁锁缆线。
    可要想将这些钢筋水泥墩子炸烂,只能通过定点打孔埋炸药才行。
    当初竹内联队抵达松山的时候,确实有能力将松山那一端的桥端完全摧毁,可是竹内连山并没有这么做。
    而守桥部队也可以把桥完全摧毁,可他们同样也没有这么做。
    究其原因,都是一样的。
    就在于这座桥极具战略价值,双方都憧憬着把这座桥重新修复的时候,然后部队可以从桥上再次过去。
    反正桥上的横拉铁锁已炸断,留着这几根粗铁锁,对面的人也过不来。
    毕竟战士不是杂耍演员,可以顶着对面可能对他进行的射击,慢吞吞的走上100多米的铁锁去对面。
    这也就导致炸不断的怒江大桥,从42年到这40年之间,没有了往日的烟火。
    不过么。
    虽然桥梁已经没有人来反,但实际上他依然矗立在那里。
    你可以说他断了,也可以说它没断。
    只要能够想办法,将底边的两根超大型铁锁和剩下的钢锁连起来,然后铺上一些木板填补空隙。
    这座已经被炸毁的桥梁,便能够再次投入使用。
    尽管底边承重铁锁有限,承重力受限没办法通车。
    但是让士兵扛着枪从桥上跑过去,进攻对面的中山阵地,完全不成问题。
    哪怕顶着日军对面的枪火。
    泸定桥才不到两米宽,我们中国军人都能够通过爬铁索“飞夺”下来。
    怒江大桥一旦修复铺上木板后,它的宽度可是接近到将近6米,足够渡江的战士在上面各种腾转挪移。
    何绍周正是知道怒江大桥的情况,这才调来了由美国工程技术员参与,对修桥有足够经验的工程队。
    怒江大桥具备修复的可能性,修桥的工程人员也已到达。
    可要怎么样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