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64章 迷龙心大,孤男寡女(第2/4页)  从我的团长开始抗日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师傅所用。    专门给他们打下手,比如帮着把树锯成木匠需要的木板,给泥瓦匠搅拌砖灰,烧制需要的砖瓦等等。    剩下的还有清理化粪池,工地上各种鸡毛蒜皮小事,也在他们的工作范围内。    这些小工的工作其实士兵也能做,因为完全没有什么技术含量,可没办法真的让士兵们去做。    原因主要有两方面:    首先是士兵和老百姓之间,是存在一定的鸿沟隔阂的,让两者之间配合工作,很容易爆发各种矛盾。    其次是勤杂工的工作太杂太乱了,让士兵们去做太大材小用。    虞师的生活还算是过得不错,士兵们每天吃饱了啥事都不用干,如今连基本的训练都没有。    每个人吃饱喝足一把子力气,不派去砍树挑土方,锻炼了身体还能助消化。    属实是一种浪费。    虞美卿招聘这三种人已经近两天了,从昨天中午到今天的下午,总共已经招了将近100人。    其中木匠和泥瓦匠共计29人,其他的全都是勤杂小工。    这点人肯定是不够用的。    封云天让虞美卿继续加大力度,争取把大工群体扩大到200人以上,至于打杂的各种勤杂工招上1000个都不算多。    禅达城只是一个小城镇,工资完全不如昆明和重庆这种大城市。    大工现在一天也才10块法币,小工一天也就三块五块的,就这点钱,一个月工资比最低的二等兵军饷还低。    以虞家的经营多年的家底,加上国民政府对办校的财政补贴。    招民工这点钱,也就相当于洒洒水。    至于如今国内物价飞涨,法币已经严重贬值的问题,在大城市可能是个问题,可在禅达这个小城不是问题。    因为战火连连找个工作都很难,很多人只求有一口吃的就谢天谢地了。    还给钱?    那就是天下掉馅饼的大好事,能给多少已经不在乎。    更何况大工干一个月的工钱,在禅达城还能买几斤粗米,配合各种粗粮、野菜之类的熬粥。    不说每天能够吃饱喝足,起码能补贴家用让老婆孩子不至于饿死。    正是出于这方面的特殊性,才有了眼下如此多老百姓聚集在这里,争相恐后的报名的原因。    战争年代人工完全不值钱,这很悲哀却是不得不接受的事实。    除了招收这三类工人之外,封云天还给了余美青一张招人名单。    里面不仅有已经在招的木匠、泥瓦匠和勤杂小工,还包括篾匠、铁匠在内的,十来种不同的民间手艺工人。    同时还给了虞美卿一沓,这两天赶工画出来的图纸。    包括但不限于高低杠、绳网、靶子、攀登索、平衡木、射击场枪托架、警戒旗等等在内的数百种训练器材器械零部件。    让虞美卿将它们交给相对应的工匠,必须在15天内制造出所需的数量,然后运到学校的各个训练场上进行组装。    所需的工人不够就一直招,城里的老百姓不够,就去各个山村里去找。    所需的各种原材料从师部领取,师部没有或者不够数量,就想办法从民间买,甚至是启用“战时紧急征收”。    总之就一个核心……    从明天4月6号开始,半个月后,学校必须如期开训。    期间不管是出现任何情况,都必须以最快的速度处理好,如果软的不行,那就用强硬手段。    打仗的事,不是一个人的事,是全中国人的事。    不管你是老百姓,还是士兵。    每个人都必须无条件支持!    虞美卿能够感受到封云天的决绝,知道他这番话可不是说着玩的,要是有人不配合真的会来硬的。    作为封云天的倾慕者,以及办校期间的首位后勤得力干将。    能够感受到封云天的强硬,虞美卿并没有觉得有什么压力或者惶恐,反而对办好事更有信心了。    两人商议完招人的相关事情,时间也来到了下午的五点多钟。    为了给虞美卿更大的办事动力,封云天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