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六十二章 佛印一屁战群僧(第1/2页)  诸天道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金山寺为此世佛门禅宗之正宗。

    位于大乾东南、镇江城外、扬子江的江心金山之上。

    金山寺山门与天下大大小小的佛寺不同,山门朝西,朝向西方灵山。

    山上寺庙依山而造,殿宇厅堂幢幢相衔,亭台楼阁层层相接,构成一组橼摩栋接、丹辉碧映的“寺裹山”景象。

    最引人注目的,当属一座纯金铁塔耸立于金山之巅,拔地而起,突兀云天,在阳光下折射出璀璨金光。

    金山寺内,大雄宝殿中。

    一名白眉老僧,跌伽坐于如来雕像前,双手合十,口念经文,霎时间,周身佛光萦绕。

    而大雄宝殿那空旷的天地之中,似乎自极远的方向传来了阵阵悠扬的钟声,天地之间,还能听得到阵阵梵音,仿佛就在耳边萦绕。

    金色的佛光自佛祖金身前落下,化作一道光柱照落在所有人的身上,光柱周围,天花乱坠,地涌金莲。

    此乃天地异象,禅心引动无上佛光,照见玲珑根骨,是为大德高僧之相。

    大宋辩经团众僧微微一抬眼,也都没有露出什么惊讶的表情,俱都无比的平淡。

    而悠扬的钟声混合着阵阵不绝的禅音,蕴含着大光明、大刚阳的至理,让所有人都能感受到了浩瀚无边的无上佛力。

    天地之间,一朵朵莲花滋生,跟着幻灭,化作金色的光点,四散飘扬,触之肌肤,让人觉得一阵暖洋洋的感觉,身心都空灵了一般。

    “阿弥陀佛,贫僧佛印,此来辩经论佛,不为斗法……”

    曾叫了元,后来赵佶以大宋的名义赐他佛印之名,就有了熟悉的佛印和尚。

    他慵懒的跌伽而坐,浑不在意那颇具神通的佛光普照,时不时掏了掏耳朵,极为放肆。

    “斗法不若容后,贫僧大德,愿领教金山寺神通。不过,在这之前,我等大宋僧人却是想和金山寺的高僧辩一辩经,论一论佛!”

    石之轩化作大德圣僧,宝相端庄而坐。

    另有少林寺的几位老僧,虽然实力没有多少,但在佛经、佛法上却是研究了一辈子,还有位净念禅宗修闭口禅的了空禅师,坐禅已经结束,心有经书千卷。

    “阿弥陀佛,是贫僧着相了。今日便不斗法,只参禅悟道。”

    方丈灵佑禅师收了神通,在他看来,藩国东越来的僧人,如何有他禅宗金山寺博学,禅宗经典,尽在中原,过半在金山寺。

    若非宋国君主亲自领辩经团而来,他们也不会这般重视偏远之地来的僧人。

    打禅机,辩经说法,这些东西,不管是佛印,还是了空,都是身经百战之辈,不怂任何人。

    这一辩,金山寺的灵佑方丈就震惊了,想他一辈子修行神通,着重于降妖伏魔,能够将佛经讲得天花乱坠,自带bgm和灯光,但若是只论经文,争些细枝末节的道理,这就有点捉襟见肘了。

    此世佛门,虽然也度世人,但看中的还是神通,道理讲不通,勒起袖子直接干就是了。

    打痛了,自然也就皈依了。

    但曾经的大宋不同,那是低武世界,道理要细细地讲,背过来翻过去地讲,不管什么,都能讲到符合自己的道理。

    这样,才能说服对方。

    所以,就看到佛印舌战群僧,说得他们灰头土脸。

    偶尔一两个金山寺的高僧找到佛印的一二破绽,强自争辩了几句,但又被说的哑口无言,直到日上中天,金山寺的众僧干脆不再说话,木木地看着地面。

    佛印喝了口水,润润喉咙,纵然未能凭一张嘴度得这些实力强大的武僧,一时也不气馁,又继续舌绽莲花。

    对,在佛印眼中,这些金山寺的僧人都是武僧,降妖除魔拿手,论佛经禅法,也就一般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