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二十二章 我挺石之轩(第1/2页)  诸天道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石之轩化身为魔,分裂突厥,使突厥裂为东西二部,彼此攻伐,互相厮杀,经年不休。死于东西二部内乱中的突厥子民,数不胜数。”

    “滔天罪孽,皆由石之轩一人而起。”

    赵佶摊手道:“这不应该留名青史,为后世子孙景仰吗?突厥乃中原大敌,连年侵略中原,掳掠华夏子民。石之轩不费一兵一卒,便将强大的突厥分裂,使其东西二部彼此为敌,大为减轻中原压力,此乃不世奇功,我赵佶实在痛恨晚生了几年,否则这等不世奇功岂能让他独得!”

    听到此种言论,石青璇一双妙目里顿时出现了异样的光彩,她一辈子桎梏于这片小天地里,所受的教育,也是慈航静斋那套。

    但她冰雪聪明,其实有自己的价值观,今日听到赵佶之言,也感觉这并没有什么大错,不自觉的点了一下头。

    智慧大师长眉抖动,说道:“施主太利己,那些枉死的突厥平民何其无辜?”

    佛门讲众生平等,并不会因为对方是异族,就轻贱对方的生命。

    在圣僧们看来,因石之轩纵横之计,死于内乱的突厥平民,显然也要算石之轩造的孽。

    但这又置中原百姓于何地?

    简直就是圣母键盘侠,没得救了。

    “佛法或许没有种族国界之分,但佛门弟子却应该有种族国家之别,如果你们将这些混为一谈,我看你们读了一辈子的佛经,还是烧了罢了!”

    赵佶不由动怒,话音里带着些意志力,掷地有声,震荡四方。

    “……”

    四大圣僧感觉有些不妙了,此人的是非观、价值观,貌似跟他们完全不一样啊!

    但圣僧们并未放弃,嘴遁乃佛门强大的神通,什么道理在他们嘴里都能说清楚。

    道信大师一副悲天悯人的表情,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气度。

    “施主之言论,视异族如蝼蚁的观念,老衲虽不敢苟同,但也能理解一二。”

    道信先肯定了赵佶的话,然后转而说道:“不过,就算石之轩在异国犯下的罪行,施主不以为然,那么石之轩对中原犯下的大罪呢?”

    “不知施主知不知道,昏君杨广征伐高句丽,皆为石之轩化身裴矩所起,若非石之轩联络一干奸臣推波助澜,屡屡撺掇,又何来三征高句丽之事?”

    “三次征伐高句丽,数十万大军尽没辽东,无数士卒埋骨异乡。不仅军队受创甚重,民间亦饱受苦难,不知多少家庭,因征夫、催粮而家破人亡,受害者数以百万计!如今的中原大地,盗匪蜂起,乱民遍地,日日杀戮不绝,此皆三征高句丽失败之故!”

    “施主显然很是认同纵横之道,这并没有错,那么,中原百姓呢?因石之轩推动昏君三征高句丽,而埋骨异乡的数十万将卒,是否为石之轩之罪孽?”

    “因三征高句丽之役,以至家破人亡,不得不沦为盗匪的千万百姓,是否为石之轩之罪孽?”

    “如今天下大乱,那必将惨死于乱世之中,难以计数的无辜百姓,是否为石之轩之罪孽?”

    三句递进,气势逼人,喝问之下,道信已然是怒目圆瞪。

    佛门辩论之道,历来不差,抽丝剥茧,小中见大,偷梁换柱,李代桃僵,俱都信手捏来。

    赵佶摇头叹道:“尔等埋首佛经中的老僧怎么可能看出征伐高句丽的用意?!若是你们有治国之能,要儒家有何用?蠢不是错,这种论断拿来献丑就是你们的错了……”

    “高句丽本为辽东一撮尔小国,趁三国乱世、五胡乱华、南北并立,一点点蚕食华夏故地,至如今,竟尔成长为辽东一霸!

    “且其国狼子野心不息,便是大隋立国,中原强盛之后,仍然居高临下,窥视中原,对土地的堪称无穷无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