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六九章 百思不得其解(下)(第2/3页)  新顺1730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从开战伊始到现在,刘钰觉得日本这边的应对,简直就像是在给他展示“守株待兔”和“刻舟求剑”到底该怎么解释。    刘钰不怕日本人有脑子,有战略思维。就怕他们没脑子,没战略思维,到时候脑袋一热,又凭空多出许多麻烦。    此时觉得有必要让日本人彻底死了这条心,笑着摇了摇头,告诉了德川吉宗标准答案。    “荷兰人擅长贸易,他们的贸易是成体系的。”    “将军根本不知道日本在荷兰贸易中的地位,到底是什么。今日我也不妨告诉将军。”    “荷兰人对日贸易的目的,是拿到金银,然后在广东、福建和松江花掉。因为荷兰国不产金银,而天朝商人只要白银,并不接受呢绒抵价这样的交易方式。”    “我说的再明白点,荷兰人的目的,是为了和天朝贸易的时候有足够的现金,所以才要和日本贸易。”    “就像是一个人想要杀人,而选择练剑,不是因为他喜欢剑术,而是因为他想要杀死仇人。而为将军出这个主意的人,却以为他只是喜欢练剑,于是让剑客拜仇人为义父。这简直有些可笑。”    “将军的幕僚们,总是这样,搞不清楚做事的目的,也不清楚政策是否行得通。于是才有了《禁止租佃法令》这样的拍脑袋的想法。”    “你们根本不知道自己强军之后,要达成什么样的目的,然后就要强军。”    “你们也根本不知道荷兰人的贸易体系到底怎么样,然后就觉得可以驱虎吞狼。”    “这是贵国谋士最大的问题,不知目的、毫无大略,总认为定下一个计策之后,一切都会按照你们定下的计策发展。”    “在此,我也不妨劝劝将军,若荷兰人能跟着天朝一起在日本吃肉,他们是乐意的;若是为了日本让荷兰与天朝开战,他们是不敢的。”    “因为……荷兰人有脑子,他们知道做事之前要先想清楚目的、收益、回报,以及战争该怎么结束。”    “从始至终,荷兰人的目的就很明确,拿到天下之中的货,在西洋卖出去。”    “为了前者,他们不惜强占舟山、琉球;为了后者,他们和西洋大国都打过仗。”    “现在前者已经达成,他们所困的是后者。这是主干,而对日贸易,只是这条主干上的分支。”    “其实,这个思路的方向是对的,但具体到细节,日本可以依靠的不是荷兰,而是有意问鼎天下、制礼称霸的大国,而且这个大国还不能是天朝,这个大国要求天下制礼、登基为世界天子、定五服、分远近,自认大顺竟要问鼎之轻重,方有可能‘以夷制夷’,扶植日本。”    “将军想来也看过不少荷兰风说书,以将军看来,荷兰国有做‘世界天子’的雄心吗?有做‘世界天子’的实力吗?或者,西洋诸国此时可有此等雄霸之国?”    德川吉宗看着这个回答,梳理着刘钰要表达的东西,心里越发沉重。    越是梳理,越觉得刘钰说的句句在理。    中荷贸易是主干,而日荷贸易,只是这条主干上的一条枝丫,为的只是拿到日本的金银,去大顺买东西。    荷兰人不会为了枝丫,而去砍掉整棵大树的主干。    现在想想,所以荷兰人在开战之后,第一时间拒绝了出兵;战事已定之后,才提出希望和大顺一样可以在五处开埠地贸易。    主干是什么,显然已经再清晰不过了。    荷兰人虽然承诺过可以帮助日本,但到底是不是口惠而实不至?    后面说借助外力的思路是对的,但只有“天子”,才会用“以夷制夷”的手段。如今世界,谁人敢称世界之天子?谁人又有制礼天下之雄心与实力?    德川吉宗从荷兰风说书上得来的、可怜的对外部世界的了解,让他确实找不出这样一个国家。    再想一想,德川宗武的思路,也不是希望外部势力做天子,扶植日本以夷制夷。    而是类似于“周借殷商征东夷而起”,内心仍旧认可中华是天子,只是盼着中华征讨蛮夷而至无力关注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