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三章 有空再来哟(第1/2页)  扶贫高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杨田村分为上村,下村,冲口村,下冲村,青山村,后田村,松林村,半山村,西坑村等九个小村,人口八千七百多人,主要为杨、张、李、方、莫、梁几大姓。”

    “除了水稻之外,有龙眼、荔枝、橘子、香蕉、草莓、火龙果、西番莲、甘蔗和各种蔬菜。都是各户自行种植,基本不上规模。村里有合作社和收购商联系。”

    ……

    “因为环境恶化,杨田村和其他地方一样,水资源不断萎缩,土地也越来越贫瘠。”

    村口牌坊下,姚瑶指着路边不到两尺大的灌溉渠对龙澎湃说:“据村里人说,以前这条渠有一米多宽,而且水量大,水质好,小孩子都在这里捞鱼虾玩的。”

    龙澎湃低头看去,只见水渠的水最多漫过能脚踝,清澈倒是有点清澈,但水底杂物很多,各种食物包装纸塑料袋随便可见。

    至于鱼虾……别想了。

    不被捞光也早被毒死了。

    看向左边隔着三十多米水田,建立在山脚和半岭的冲口村,两条污水渠从上面流下,注入路边灌溉渠里。

    扯扯嘴角,龙澎湃看向两边的田。

    正如姚瑶所言,没了丰沛的灌溉,两边的田大多变得半干不湿,除了少数几块,大多数都种了各种青菜和黄瓜茄子西红柿等相对耐旱果蔬。

    再看看脚下破破烂烂的道路,龙澎湃咧嘴对姚瑶露出两排白牙:“任务很艰巨啊。”

    “我想乡亲们会配合的。”姚瑶自信满满。

    刚才从村里出来,将考察第一站选在村口,龙澎湃就说了,村公路必须扩建,起码要建成标准双车道,而且要用高规格沥青铺设。

    村公路入村起码一公里内,两边所有田地全部开辟成紫藤花种植基地,成为日后紫藤花苗圃和原料主要来源地,同时也是杨田村新的标志和门面,游客打卡游览点之一。

    刚听到龙澎湃这设想,姚瑶就不由自主想起大学时去婺源看到漫山遍野的金黄色,整个人都兴奋起来。

    如果偌大杨田村也是漫山遍野的紫色,又会是怎样一番壮观景象?

    会不会成为另一个婺源,声蜚天下?

    大概看完,龙澎湃坐上姚瑶的摩托车,立刻将屁股贴紧后尾箱,这才坐实坐垫。

    姚瑶两脚撑着地面,在后视镜内瞥了他一眼,嘴角掠过一丝笑意。

    刚才出来时有一段路面不太平,震得男人前胸贴着女人后背,让女人下意识急刹车,男人嘴巴鼻子重重撞到了女人后脑勺上……

    结果就成了现在这样。

    慢悠悠往回开,经过一条桥时,龙澎湃再次看向旁边的大樟树。

    樟树树冠浓密,遮蔽了方圆数百平米,树根缠了不少红布和供奉物,树根下有个露天祭台,上面几个香炉插满了烧剩的线香蜡烛脚。

    “村里有几个这样社、庙、观?”龙澎湃问道。

    “社不少,几乎每个姓和小村都立有自己的社。”

    姚瑶专心开车,尽量避开坑坑洼洼:“庙就一个三帝庙,全村人拜祭的,道观没有,佛庙文庙也没有。”

    龙澎湃嗯了声,琢磨一阵才说:“你知道紫藤花的传说吧?”

    “知道啊,我昨晚回去还看呢……啊?”

    姚瑶左手一握,再次来了个急刹,差点没让龙澎湃嘴巴又和她后脑勺亲密接触一次。

    龙澎湃稳住身子,在后视镜里看着姚瑶半边脸:“如你所想,做一条天荒地老爱情桥,立个道观,把传说内容丰满起来,作为文化底蕴和推广内容之一。”

    “紫藤花、情人桥、姻缘道观……”

    姚瑶转过脸,看着近在咫尺的龙澎湃面庞,语气很是兴奋:“我们可以把这里打造成像杭城那样的浪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