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209 玉门关玉守将(第2/4页)  大唐新豪门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t;

    原因很简单,路不好走,那么大的马车,经常要随行人员帮忙推车、填坑、甚至开路,严重影响行进速度,从兰州到千泉那一段,路更加难走,把马车留在兰州,回来时可以继续坐着回长安。</p>

    从长安到玉门关,距离大约在一千四百公里,折合三千里,二十五天走三千里,一天大约走一百二十里,在沿途有补给的情况下,还是全员有马或马车代步,速度真不算快,考虑到一路上有不少推不开的宴请,有好吃的、好玩的又停留一下,还能接受。</p>

    当然,跟那些三百里加急、八百里加急不能相提并论,跟后世坐飞机几小时就能到达更没得比。</p>

    到达玉门关后,使团在玉门关进行补给,陆庭跟在李道立身后,跟玉门关守将周正阳会面,并在周正阳的陪伴下游览名震天下的玉门关。</p>

    李道立不仅是使团的正使,还是高平王,回京后肯定要跟皇上述职,说到路上见闻时,在皇上面前说几句好话或说几句坏话,有可能直接影响某个官员的仕途,所以一路上地方官员都极力讨好。</p>

    周正阳也不例外。</p>

    参观玉门关时,陆庭的心情有些复杂。</p>

    想像中的门玉关,据天险,守国门,威武壮观,像一枚钉子钉在大唐的边陲,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气势,而眼前的玉门关,就是用黄土夯筑,加以石头木材辅助的、有点类似古代大户人家的建筑。</p>

    四面是高高的围墙,围墙上有箭垛、有角楼,围墙四周是守卫将士的军营、储物仓库、马厩,中间有一座高达七丈的高箭塔,箭塔上设有烽火台,集瞭望、防御和和烽火台于一体。</p>

    想像和现实相差太远,陆庭心里隐隐有些失望。</p>

    陆庭从守将周正阳嘴里得知,赫赫有名的玉门关,只有一个营的兵力。</p>

    也对,玉门关听起来是一座雄关,实际上它的功能主要是防御和示警。</p>

    公元前121年到公元前111年,西汉王朝为了巩固击退匈奴的战果,在河西走廊设置武威、张掖、酒泉、敦煌四郡,以及与敦煌成犄角之势的阳关、玉门关,从此,沟通东西方的丝绸之路得以畅通,玉门关的作用主要是作为敦煌的犄角,防止敦煌被包“饺子”。</p>

    李道立站在玉门关的城墙上,看着有些外面荒无人烟的荒野,有些感叹地说:“看古书说,来自远方的商队,成群结队向玉门关奔赴而来,挤挤攘攘,,可惜此景不再。”</p>

    周正阳苦笑地说:“自东汉开始,战事纷乱,丝绸之路三通三绝,沿途势力、马贼又多,若是太平年代还不错,一旦路上不安全,商队改走海路,有时一个月也见不到一支商队。”</p>

    以前守玉门关是一个肥差,商队要过关、要住宿、要补给,这些都有油水,现在守在这么偏僻的地方,一年到头也没多少过路的商队,</p>

    陆庭闻言点点头,一路向西,越走越荒凉,敦煌城内还算有点热闹,到了玉门关,好像到了一个被发配的苦寒之地,没有生机、没有活力,守关的将士,一个个也脸色凝重。</p>

    三人又聊了一会,李道立有些累,就去周玉阳给他准备的地方,小睡一下。</p>

    李道来过玉门关,对玉门关并不陌生。</p>

    陆庭第一次来,兴致很大,想到高塔上登高望远,周正阳知道后,二话不说就陪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