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七十七章递剑不周山(第1/5页)  开局就杀皇帝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十余名宫廷乐师敲打着青铜编钟作和,

      燕地朝堂之上悠悠民谣不止,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王于兴师,修我戈矛。”

      “与子同仇!”

      少年郎轻声哼唱着这曲《秦风-无衣》,脑海一副画卷悄然浮现,大战前夕,赳赳老秦人汇聚在一起“同袍”,“同泽”,“同裳”,一同“修我戈矛”,“修我矛戟”,“修我甲兵”,齐整战备。

      敌王所忾,故曰同仇;

      身披同袍,故曰同泽;

      说起来《诗经》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

      雅颂是文人墨客高雅的东西,

      是庙堂之上衮衮诸公的东西,

      是流传千年世家勋贵的东西,

      与乡野民间并无太多的瓜葛。

      少年郎却唯独喜欢其中“粗鄙”的《风》,其中收录了各地民谣曲赋,粗略看去没有那么多华美的词藻堆砌,也没有那么多唯美的词句,只是觉得不过如此,可细细品味,内里的东西确是最真实的各地民风。

      “男女有所怨恨,相从而歌。”

      “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

      “男年六十、女年五十无子者,官衣食之,使之民间求诗。乡移于邑,邑移于国,国以闻于天子。”

      《春秋公羊传解诂》中曾如是写下,

      有女子到了婚嫁的年纪,没有遇见合适的郎君,写道我很空虚我很寂寞,有女子的夫君被征兵去打仗了,她表示很忧虑,有男子饿着肚子吃不饱饭,高呼他奶奶的我很饿,抱怨世道不公,有男子觉得劳役徭役赋税太重了,高声骂娘。

      同样民谣也有男子女子对未来的期待,对美好的向往,有慷慨悲歌,也有婚丧嫁娶,《风》本就是记载着各地百姓最为真挚的情感,质朴中带着自己的诉求,相比于那些花团锦簇的锦绣文章真实得多。

      少年郎也不记得是从什么时候起喜欢上这曲《秦风-无衣》,只是觉得寥寥数十字却莫名觉得悲壮萧索中透着磅礴大气,便默默记了下来,如今在这青铜编钟前挥笔写下,也算偿了夙愿。

      “无衣,无衣……”

      “岂曰无衣?”

      燕皇还沉浸在这声乐之中,忽然听到这首民谣的名字只得喃喃出声,不自觉间将自己燕地的那曲斯干与之对比,谈不上高下之分,只是觉得应情应景质朴的言语中透着最真挚的情感,莫名让人感触颇深。

      “乾使才情,果真如传闻一般惊才艳艳。”

      燕皇挥袖赞叹出声,

      远处的燕国相国姜汤明也是暗自咂舌,不远处的姬酒儿对音韵也是颇为精通,原本以为世间大多都是阳春白雪之类的东西,中原腹地更是多靡靡之音,没想到还能有人能作出如此慷慨悲壮的诗词歌赋。

      “从今往后这套青铜编钟的传闻又将在添上一件,乾使所作这曲《无衣》想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