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818章,子女教育(第2/3页)  大明镇海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类的。
    故而刘晋的这些孩子一个个也都是家教极好丝毫没有一丝纨绔子弟的习气。
    刘信恭恭敬敬的坐到一旁的椅子上面他年纪最大也最懂事是家中的嫡长子肩负起诸多的责任将来还要继承刘晋辽国公这个铁饭碗所以对他的要求徐婉儿一向都是很严格的。
    “父亲我有些不明白为什么其他人都是去书院读书而我却是要去帝国理工大学读书?”
    刘信将自己心中的疑惑说了出来。
    一直以来刘晋在自己子女教育的问题上都是实行新式和旧式教育相集合的办法让刘信、刘达、刘诚他们上的是新式的学校而且还是和普通家庭的子弟一起上学并没有将他们送去传统的书院读书。
    但同时又在家中为他们请了有名的大儒来给他们进行一些传统的教育这其中更多的还是侧重于历史、书法、儒家的一些典籍、经典诗词之类的也并不是完全按照儒家传统教育去教的。
    在刘晋看来新学有新学的优点传统的儒家教育也有很多的可取之处很多思想和精神都是非常值得肯定和继承的。
    这样的教育方式所带来的结果就是刘信现在中学毕业了面临着选择是去传统的书院读书走八股取士的老套路还是说去新式的高校里面学习。
    而刘晋果断的给自己的儿子选择了后面的这一条道路。
    传统的八股取士它极大的限制了人的思想将人的所有一切都束缚在几本儒家的经典典籍里面千年的岁月它已经越走越偏越走越尖了。
    刘晋可不想自己的孩子在其中偏偏转转的走不出来还是读新学比较好扩展自己的知识面和认知学到的东西也都是有用的知识和内容。
    至于说读了新学无法做官的事情刘晋压根就没有考虑着让自己的孩子继续在这大明朝去为官。
    自己弄到了一个世袭的国公铁饭碗传给自己的儿子就可以了有一个人在朝中就行没必要让所有的孩子都去朝中为官。
    这是天子所不允许的要知道朝中的这些勋贵们家族子弟基本上都是不在朝中为官的只有世袭爵位的才会在朝中为官。
    不可能说让你有人掌握了兵马又在朝中当大文官这样很容易就把江山改了姓。
    所以刘晋的打算是将来除了长子刘信之外其他的孩子都弄到南非殖民地这边去南非殖民地这边和大明是完全不一样的既不需要科举考试也不需要担心天子猜忌之类的。
    刘晋就是南非殖民商行的大股东这南非殖民商行上上下下的人也都是各个股东家族出来的人将来让自己的子女去这里也是可以巩固自己家在南非殖民地的地位和控制。
    同样也是远离大明这个风暴权力中心远离是非之地在南非这边牢牢的巩固自己的地盘这样才能够让家族长久下去。
    也就是在刘晋的规划中未来家族是会分成两支一支是刘信这边在大明本土这边继承自己的爵位并且保持自己家族在大明的影响力。
    另外一直则是其他儿子前往南非这边维护和巩固自己家族在南非殖民地的地位和控制保持在南非殖民地这边影响力。
    其实刘晋的规划中还有第三支那就是专门掌管刘家庞大财富的一支。
    刘晋的麾下有着极其庞大的产业和财富这些年来投资的商行、兴办的工厂在大明第一银行、天津远洋贸易行里面的股份还要诸多殖民地里面的股份等等。
    这笔财富是庞大到超乎想象的数字富可敌国来形容也是一点不为过的。
    这以后这笔庞大的财富肯定是要交给自己的孩子去打理的心里面也是想着是不是要专门弄出一支来管理这个庞大的财富。
    “你是喜欢去读传统的书院还是说喜欢去读新学的内容?”
    刘晋看看自己的儿子他已经长大了有着自己的一些想法了也会去思考自己的一些东西了。
    “相比较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