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649章,留下达芬奇当老师(第1/3页)  大明镇海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是啊是啊”
    “刘兄如此年纪就已经在吏部为官弘治十二年就已经中进士了和刘兄相比我等实在是惭愧!”
    祝允明也是跟着恭维道。
    这里面有恭维当然更多的发自内心的佩服。
    祝允明也是吴中四大才子之一自号枝山也就是赫赫有名的祝枝山明代著名的书法家。
    他的仕途之旅极为坎坷从十九岁中了秀才之后五次参加乡试都没有中举在弘治六年的时候第六次参加乡试这才中了举人。
    在之后他七次参加会试都不第甚至于连他自己的儿子都中进士了他都还没有中进士于是就绝了科举为官的年头。
    和眼前的刘晋相比他的科举之路实在是太艰难了。
    到现在也就是一个举人的身份。
    “弘治十二年的会试我也有参加可惜没能和刘兄见上一面。”
    祝允明略带遗憾的说道。
    他那一次没有中进士失落之下和一群同样落榜的学子跑去游山玩水去了故而也就没有看到刘晋中状元游街的一幕不然也就能够认出刘晋了。
    “那确实是一大憾事我也早就听闻祝兄的书法冠绝江南很早就想要找祝兄要一副墨宝了。”
    刘晋笑着回道这读书人之间嘛少不了互相吹捧一番。
    “刘兄现在多大了?”
    文征明想了想问道。
    “已经三十多了”
    “那刘兄真是博学多才啊弘治十二年高中当时可是二十左右啊。”
    “想必肯定是一次就高中了!”
    文征明算了算说道。
    “我确实是一次就中举然后次年会试也是一次就金榜题名了这都是运气运气!”
    刘晋谦虚的说道。
    “今日能够认识刘兄真是三生有幸!”
    “像我至今已经连续参加了五次乡试却是次次名落孙山实在是惭愧、惭愧!”
    文征明感叹一声这人比人啊真的气死人。
    对方一次就中举然后参加会议一次就中了进士年纪轻轻就已经在吏部为官这前途无可限量。
    可是自己呢已经考了五次乡试了竟然连中举都如此之难。
    “文兄不必气馁只是时运未到罢了以文兄之才金榜题名也是迟早的事情。”
    刘晋连忙安慰道。
    事实上历史上的文征明科举考试比起祝允明还要更加的坎坷。
    他前前后后参加了九次乡试全部落榜三年一次的乡试九次就是二十七年他从18岁开始参加乡试一直考考到了四十五岁都中不了举人真的是应了那句话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
    后来他还是在以为尚书的推举下通过吏部的考核之后才获得了翰林院待诏的小官职位后来还成为了皇帝的侍讲只是他始终受到正儿八经翰林们的鄙视再加上他心高气傲故而没做几年官就辞职归乡养老去了。
    详细的了解下文征明、祝允明、唐伯虎他们的人生经历其实就可以发现一个共同点他们一个个都非常的心高气傲自认为有点才华就目中无人。
    通俗来说那就是智商很高但情商很低。
    像历史上的唐伯虎才华是真的有但太过心高气傲、目中无人自然而然是不适合去当官的很容易就得罪人。
    眼前这个文征明也是如此自诩才华横溢后来在人的举荐下当了官但却是毫无情商的得罪了当时的张璁、杨一清。
    两人都很欣赏文征明的才华杨一清甚至于还主动和他说自己和文征明的父亲是好友但文征明这个人却是当中众人的面说他父亲死了三十年了从未有一字提过杨一清直接把杨一清给气的满脸通红之后就给小鞋穿他又心高气傲也就顺理成章的辞官回家了。
    说到底啊唐伯虎、文征明、祝允明几人混到一起其实也是合情合理的都觉得自己牛叉哄哄看不起这个看不起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