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470章,选的是治国之才(第1/3页)  大明镇海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会试考试很快就过去了接下来就轮到阅卷了。
    会试阅卷的阅卷官也是本次主持考试的官员刘晋和韩文是主考官称总栽此外还有进士出身的大学士、尚书一下副都御史以上的官员人数大概是18人左右称之为同考官基本上都是由翰林院的翰林充任。
    他们的任务就是在考试的时候进行弥封、眷录、校队以及最重要的阅卷。
    此时阅卷处这里十八位同考官正在紧锣密鼓的进行阅卷总共分成三组分别对应南榜、北榜、东榜的阅卷。
    因为三榜的学子水平差异较大特别是东榜的学子同南北榜的学子水平之间的差距非常明显故而也都是分开取士。
    取士的规则则是根据南北东榜各省加起来的人口总数占大明总人口的数量再根据本次录取进士的数量计算出来。
    事实上明朝的科举取士算是历朝历代最为公正、公平的比起后世的高考制度都要公正很多即便是北直隶这边是天子脚下京幾之地也依然没有多少特殊的照顾。
    只是天子有时候会多给几个举人的名额也就是秋闱的时候一般省份一次秋闱考试只能够有100人中举的话北直隶这边因为在天子脚下天子特别重视会多给个十个、二十个的名额也就是一次可以有110或者120人中举。
    但到了会试的时候也就没有什么特殊的关照北直隶在北榜内和北方各省的学子竞争进士名额。
    “刘公阅卷的准备工作已经就绪~”
    一身绯红色衣袍的刘晋来到阅卷处这里韩文也是赶紧过来请示道。
    “嗯~开始吧~”
    刘晋满意的点点头然后下令道。
    “是~”
    韩文以及十八位同考官齐声回道接着就开始紧锣密鼓的阅卷。
    科举考试各项制度都极为严格而且极为注重公平和公正在阅卷方面也是有着极多的规矩。
    其中一个糊名易书就是考生的卷子有专人进行誊抄下来并且考生的姓名、籍贯等等都进行了糊名无论是誊抄的同考官还是进行阅卷的同考官都不知道自己所誊抄和阅卷的试卷是谁的。
    此外在阅卷的时候都是随机抽取进行阅卷没有任何规则可言你看着统一誊抄过后的试卷你根本就不知道是谁的。
    在阅卷上一般一张试卷至少也是由六名同考官进行阅卷上面都会留下这六名同考官的签字、画押、印鉴等等以便后面进行审查。
    阅卷的时候阅卷的同考官如果中意某个卷子就会推荐给其它的同考官如果有几个同考官都觉得不错都会在上面留下‘取’字批了‘取’字的卷子就会送到主考官这里如果主考官也觉得不错就会在上面批上‘中’字也就意味着高中了。
    同时对于阅卷的时间也是有着严格的规定要求在一定的时间内批阅完所有的卷子在规定的时间内公布榜单。
    故而阅卷的时间也是相当紧以至于一向偷懒的刘晋也都不得不加班加点的加入了阅卷的工作之中。
    阅卷处十八位同考官正在紧锣密鼓的阅卷刘晋和韩文则是悠闲的坐着喝着茶等着同考官将满意的卷子送过来。
    “刘公、韩公此卷不错我等几人都觉得可以取中。”
    很快有同考官将一份卷子拿来递送到刘晋的面前。
    “嗯~”
    刘晋拿起卷子仔细的看了起来。
    不得不说这份卷子确实是文采飞扬才华横溢引经据典写的一手漂亮的锦绣文章不过刘晋仔细的阅读之后却是微微皱眉。
    因为文章虽然很漂亮然而对于当今之大明的认识却是非常的肤浅只是在一味的吹捧当今大明之盛世并无实际上的深刻认识没有看到大明所面临的问题以及提出一些有建设性的意见。
    “辞藻华丽文采飞扬然对我大明今日之时局认识浅薄不中!”
    刘晋看完也是直接给出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