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785章,或许还有救(第1/3页)  大明镇海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北直隶沧州府有一间名叫济生堂的医馆医馆的馆主是整个沧州乃至整个北直隶、山东、河南一带都赫赫有名的神医陈济生。
    陈济生医术精湛收费又不算贵名气又大前来济生堂看病的人就很多、很多。
    济生堂占地面积比较大分成了很多个堂口一般的堂口都是陈济生的徒弟在给人看病只有他的徒弟们无法诊断和判定的病才会到陈济生这里来。
    医术师徒相传作为名医的陈济生前来学医的人也是很多他也本着一颗仁者之心前来求学医术的只要人品端正也大多数都会乐意倾囊相授所以他的徒弟也是非常多前前后后带出了上百个徒弟几乎遍布周围一带的州府。
    现在在医馆当中学医的学徒也是还有二十多个其中有七八个已经可以坐堂出诊有八九个在学着抓药还有七八个新来的则是从打杂开始学起。
    一般的病让自己徒弟去看陈济生也是相对比较闲每天早上都习惯于看看报纸、喝喝茶然后去看看自己的徒弟们做的怎么样了。
    “今天的大明早报怎么还没有来?”
    陈济生起来一边吃早餐也是一边对着自己的徒弟问道。
    “师傅小师弟已经去驿站这边取报纸了。”
    他的徒弟董青连忙恭敬的回道非常乖巧的给陈济生泡好茶上好他最喜欢吃的早点。
    “嗯~”
    陈济生点点头没等几下他的小徒弟就急匆匆的拿着报纸回来。
    “师傅今天除了大明早报、大明商报之外京城这边还新出了一种叫大明医学报的报纸我就一起买来。”
    小徒弟叫赵良仅仅只有十二岁。
    “大明医学报?”
    陈济生一听顿时眼睛微微一亮接过三份报纸也是立即找到了大明医学报开始认真的看起来。
    这份大明早报并不是今天发的而是三天前发的。
    事实上现在除了京津两个地方之外大明其它地方看报纸都要滞后沧州这里还好因为属于北直隶的范围之内所以一般只滞后三天的时间。
    滞后三天这对于交通、信息不便的年代来说其实也没有什么每天都有往来其实也是每天都看报纸。
    不过在京城这边一份报纸仅仅几文钱可是到了京津地区之外的地方随着距离越远价格也是越来越贵到了沧州一份报纸就要十几文了。
    但即便是如此报纸依然大受欢迎整个沧州这里只要稍微有些家底又识字的都会向驿站这里订购一份报纸。
    以前想要了解大明海内外发生的事情都没有什么渠道现在有报纸这个渠道大家自然而然很快就喜欢上了看报纸也慢慢的养成看报纸的习惯。
    陈济生仔细的看着大明医学报最显眼的位置上面清楚的写清楚了大明医学报成立的初衷。
    “推广医学交流医术普及医学知识开拓创新积极进取!”
    “说的好啊我们行医人一直以来都缺少交流老百姓对于医学知识也是非常匮乏所以才会有那些神婆庸医害人的事情发生如果大家都有一定的医学知识自然而也就不会容易上当受骗。”
    看到最开始的地方陈济生就忍不住赞叹起来。
    他看过太多、太多因为愚昧无知本来可以救活的却是死在了神婆庸医之手的事情大明的普通老百姓实在是太缺乏一些基础性的医学常识了。
    看完了开头陈济生就对这份大明医学报来了浓浓的兴趣开始逐字逐句认认真真仔仔细细的看起来。
    “刘晋刘公子成立了大明医学院邀请了天下名医前来当老师要大力推广医学研究新的医术和医药。”
    “吴云屠、张志刚、李安源、李通、钱回~这五人当中吴云屠和张志刚我是知道的也确实是一代名医。”
    报纸上开头的地方就是报道了大明医学院创办和成立的事情广邀天下志同道合之人前往京城这边共同探讨大明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