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47章,经济治国(第1/3页)  大明镇海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我去~”
    “老刘真是人才啊说的好有道理啊~”
    “没想到本太子既赚了银子又养活了怎么多人让这几十万不几百万人都跟着过上了不错的日子啊。”
    “对嘛这才是治国之道嘛让更多的黎民老百姓过上更好的生活这才是治国之道至于什么仁啊、德啊都是瞎几把扯淡只会喊空口号却是让人根本就看不到一点实际的东西。”
    朱厚照听完刘晋的话小眼睛顿时就眯成了缝不断的点头说的好啊说的好自己以前怎么就没有发现自己不知不觉之中竟然做了如此多的好事造福了几百万人。
    至于王守仁此时脑袋也是嗡嗡的。
    他总觉得刘晋哪里说的不对可是却始终找不出任何反驳的话来。
    刘晋以数据来说话多少个工厂、作坊有多少的工人每个月有多少的月钱让多少的家庭跟着收益这说服力杠杠的比用什么君啊、臣啊、仁义道德啊之类的空话有说服力多了。
    同时隐隐之间王守仁有觉得刘晋的话没有错为君治国之道确实是不应该仅仅只是在庙堂之上喊喊口号更多的应该是深入到底层了解清楚老百姓的需求然后让更多的老百姓过上更好的生活。
    这样的一种说法非常的简单虽然没有像他们儒家传统总结凝练出来的语言那样漂亮但却话糙理不糙暗含深刻的道理。
    如果王守仁是传统的读书人书呆子肯定会立即反驳刘晋但是王守仁偏偏是以为善于思考又善于发现和探索的人任何的东西他都会深入的研究所以他又觉得刘晋说的没错。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这边刘晋又开口说话了。
    “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他最关心的并不是谁当皇帝也不是谁来治国他最关心的是自己和家人能不能填饱肚子能不能有足够的衣服来御寒。”
    “王兄你家境优越父亲是状元公从小都不用会衣食的事情烦恼自然是无法理解普通老百姓的苦难。”
    “我出身贫寒幼年丧父全靠我母亲一人将我拉扯长大供我读书所以我很清楚对于普通的老百姓来说他最需要的是什么。”
    “其实简单通俗的来说为君治国之道都是在于如何让百姓过上好日子这些百姓不仅仅是读书人口中的士大夫也不仅仅是地主而是那些最底层的人是农民、是工匠、是军户他们才是水水能够载舟亦可覆舟。”
    “治国也是可以从多个方面去治的读书人讲究大义什么对老百姓要仁要德这当然没有错但我们也可以从另外一个方面去思考从经济的角度去思考该如何治国。”
    刘晋缓缓的开口开始给两人讲一讲后世普遍盛行的经济论。
    后世的世界各国最关系的就是经济因为经济好不好和老百姓的切身利益是密切相关的经济好失业人数少大家的收入年年有增长老百姓的日子自然有盼头。
    这经济不好实业人数多收入降低老百姓的日子自然就不好过归根结底来说其实还是经济的问题。
    经济好的时候各种各样的社会问题就少经济不好的时候各种各样的社会问题就多这是非常简单的道理。
    但对于这个时代来说大家根本就很难理解这治国和经济有什么关系?
    国家好的时候应该是君王勤政爱民勤俭节约亲贤臣远小人最好是与士大夫共治天下这才是最好的时候。
    国家不好的时候基本上都是和君王残暴、穷奢极欲、国有奸佞之类的分不开反正简单的来说那就是国家兴旺是因为皇帝亲近他们读书人和文臣国家衰亡是因为君王不好亲近小人不重用他们读书人。
    总是笔杆子在读书人的手中不管怎么样都不会是他们读书人的错错也是错在君王错在小人的身上。
    所以这为君治国之道和什么经济和什么普通老百姓根本就没有任何关系毕竟老百姓的是愚昧无知的是可以不用在乎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