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36章,都是牛人啊(第1/3页)  大明镇海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望月楼现如今是京城的名楼一向都是达官显贵初入的地方普通老百姓根本进都不敢进去里面的消费实在是太贵了随随便便几十、上百两银子那都是再正常不过了至于楼上的包间那更是不为外人所知。
    望月楼之所以有今天这样的地位还是要归于前年的时候刘晋在望月楼上面的一番惊天动地的高谈阔论。
    后面望月楼的东家也是不断的抓住机会进行运营紧跟时代的发展用上钢筋水泥各种各样的玻璃制品重新装修后面开海禁之后更是专门弄出了海鲜楼始终引领着京城酒楼业。
    现在正是朝廷三年一次的伦才大典望月楼自然是不会错过这样的好机会几乎天天都有各种各样的诗会之类的在望月楼上面举办。
    此时在明月楼最高的五楼上面一群才子分南北而坐彼此显然是在比文斗墨。
    坐在南边的以南直隶才子唐寅、浙江才子丰熙、福建才子林庭?、江西才子罗钦忠、广东怪才伦文叙几人为首身边有二十多个来自南方的才子。
    坐在北边的则是以山西才子刘龙、河间名仕孙绪、四川才子杨挺仪三人为首身边同样有十几个来自北方各省的才子。
    明朝的科举制度有一个比较特别的地方那就是分成南北两榜各自分开考试最后再一起殿试选出状元、榜样、探花之类的。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说一下子明朝科举考试分南北的缘故在朱元璋当皇帝的时候又一次开科举考试从第一名到第五十一名全部都是南方的才子给占据当时就引起了北方士子们的极度不满。
    而恰巧当时主持科举考试的刘三吾、张信全部是来自南方地区的官员所以北方的士子就闹起来了直言科举取士不公偏袒南方人。
    朱元璋同志呢他不是一个喜欢去研究出现问题原因的人他是一个喜欢直接解决闹出问题的人所以他选择砍了主考官的脑袋来平息北方士子的怒火同时又亲自点了几十个北方士子。
    但是北方士子考不过南方士子这是不争的事实因为在唐朝以后一直到明朝建立前北方地区都长期受到异族统治自然而然的这北方人就更没有心思去读什么四书五经自然也就考不过南方人。
    洪武朝的科举考试每一次北方士子几乎都被南方士子给完爆这样下去对于整个朝廷肯定是有害无益的因为一旦南方的士子垄断了这科举以后必定就会形成南方人垄断朝局的局面。
    事实上到了明中后期以东林党为首的南方士子也确实是基本上垄断了朝局彻底掌控了这个庞大的帝国。
    为了防止这样的现象当然也是为了体现朱元璋同志对北方地区关心所以就有南北榜南方士子和北方士子分开考各自录取一定数量的进士然后再一起殿试如此一来就可以形成一个平衡稳定北方士林的心。
    这就是南北榜的由来。
    所以在明朝南方的士子是看不起北方的士子至少在科举考试上面是如此北方的士子也确实是考不过南方的士子江西、浙江、江苏这三个省都赫赫有名的考霸之乡全在南方。
    这文无第一、武无第二北方的士子虽然明知道自己可能实力上确实是要差一些但历来也是不会服气的自然而然每次科举考试的时候自然而然少不了要聚在一起彼此互相较量一番。
    此时望月楼上面也是如此双方分南北而坐彼此互相出题、答题好一番较量。
    刘龙和孙绪、杨挺仪等人互相看了看微微有些叹气尽管他们已经尽可能的联系了北方各省的才俊可是和南方的这些才子一比大家顿时就觉得压力山大。
    这南方的才子还真心不是盖的特别是这个南直隶的解元唐寅才华横溢无论是诗词歌赋还是书法、笔墨等等无一不精一个人就压的大家抬不起头来。
    “可惜了北直隶的刘晋没有邀请到如果他在的话我们就轻松多了毕竟是高人子弟。”
    孙绪笑了笑叹口气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