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八十一章 苏导的斗转星移(第2/2页)  重生光影年代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拍摄,现在被苏长青一句话破了功,未免有些懊丧。

    他说的顾常卫是这部片子的摄影,原本是张导的御用摄影师,这次被他请去了。

    两人是否商量黑白拍摄无人知晓,这么多影界大拿都见证了,是苏长青先建议了这一点。

    大家哄然叫好:“英雄所见略同,你们两个不约而同想到黑白上来了,看来这片子就该这么拍。”

    “这想法真好,其实这方面题材我也更喜欢《地道战》《平原游击队》的感觉,服道化非常真实,那个时代似乎就应该是黑白的。”

    “何止那个时代,我三十年前的照片都还是黑白的,回忆起来都想不起童年有啥是彩色的了。”

    “不过现在返回去拍黑白可不容易了,机器都更新换代了,胶片也不容易找,搞不好比彩色还贵。”

    “这倒也是,另外以前黑白胶片灰度级别较窄,拍出来的层次不足才有那种特殊效果,现在想要拍成那样反而有难度。”

    阿佳妮笑着对苏长青点头,对这点子表示赞许。

    穆沐和柳雨菲都挺得意,但也没说话。

    张导是摄影师出道,这方面是行家:“黑白胶片也发展了好几代,感光材料溴化银、氯化银越来越细腻,想要原来那种质感不容易,只能定做胶片,我觉得没必要,后期做效果就行了。”

    黑白胶片过时了,市场小产量低价格自然也就更高,技术难度反而更大了。

    这就像六七十年代米国能登月,二十年后也无法简单复制,过时的技术捡起来再用成本会更高,不如重新再搞一套。

    姜导开始谦虚,其实是嘴硬:“其实我能想到拍黑白也不是啥创意,前两年斯皮尔伯格拍《辛德勒的名单》也用了黑白,拍老电影嘛,这也算是老噱头。”

    苏长青也同意:“拍老题材用黑白只是个技术问题,主要看题材是否合适,谈不上创意。”

    他话锋一转:“但这也是内容问题,如果通篇都用黑白的话就显得死板,那就真成一部老电影了。”

    姜导没听明白,但也不肯问,显得在请教。

    然而巩琍替他问了:“苏导的意思是?”

    “我的意思是,”苏长青端起酒杯停了会,似乎在思考,房间里顿时非常安静。

    张曼钰一晚上没吭声,这时候忍不住追问:“是什么?”

    “我的意思是,最后男主不是被砍头了么,一刀下去,唰,画面变成彩色,将所有人都拉回现实,最终咱们的把观众拉回现实,历史与今天才能有呼应。

    紧接着是男主的人头落地,一眨眼画面又变成了红色,血红血红。”

    后来《鬼子来了》的确也是这么拍的,最后男主被砍头时画面突然变成了全红,血红血红。

    这个花招一直被拥趸者津津乐道:“姜大导演为了片尾一抹红,全片选择了黑白,超级有才。”

    姜导听懵了,看着苏长青发愣。

    这个主意他显然还没想到,但后脊梁阵阵发毛,知道这是个绝妙的好点子。

    苏长青继续抖机灵,让姜导无法拒绝他的建议:“画面变成全红,就和《红高粱》结尾时一样,算是向你主演的《红高粱》、向张导致敬。”飘天文学_www.piaotiange.com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