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七十九章 如何长大的(第1/2页)  重生光影年代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傍晚柳雨菲还说过:“张导这些人看到我们和阿佳妮在一起,要是认为戛纳大奖是凭关系拿的,那可就有点冤枉了。”

    苏长青倒是不在乎,阿佳妮的戛纳主席类似于召集人,评审有一套流程保证公平,不是她能一手遮天的,张导等人常年混迹电影节不至于不懂这个。

    至于巩琍为何说阿佳妮之前不认识苏长青,恐怕是她们戛纳工作期间聊起过他。

    苏长青笑着点头:“是有合作意向,这次电影节阿佳妮是颁奖嘉宾,正好谈谈。”

    张导一直微笑,这时候才说话:“苏导有大才,先与日本电影界最优秀的导演、演员合作,然后转向欧洲,又选择了阿佳妮。”

    姜导嗓音沙哑而洪亮,这时接话:“的确有大才,接下去恐怕就得奔好莱坞了,我们刚才还在聊,葛忧说正在拍的片子您给出了不少主意,连片名都是您给起的?”

    他说的是《甲方乙方》,苏长青仍笑着点头:“当时有人问起,也就抖了个机灵,没出什么主意。”

    “出多少主意另说,这名字真起的好,好名字是成功的一半,要我就未必抖给他们。”

    说完大家都哈哈笑,然后又喝了一轮。

    张导和姜导都是起名的行家,片名都不错,《大红灯笼高高挂》、《秋菊打官司》、《让子弹飞》,看似随意,实则精巧,很容易勾起观众好奇心一探究竟。

    另外苏长青也佩服他们享受生活的用心,跨洋越洲万里之遥,居然带了菜来喝酒,主意是姜导出的,本山子只是执行者。

    李宝田话不多,也不喝酒,坐在一边听大家聊,他在张导《菊豆》中一举成名,前年凭《宰相刘罗锅》红遍大江南北。

    张曼钰国语不太行,插不上嘴,全程保持着独特的微笑。

    本山子和葛忧都是话唠,桑德琳帮忙翻译,已经和阿佳妮聊起了沟帮子熏鸡和老庙牛肉。

    最后两人邀请阿佳妮访华,他们将陪同逐一品尝八大菜系。

    阿佳妮似乎很感兴趣,突然问苏长青:“您的朋友都邀请我去中国旅游、品尝美食,您为什么没有?”

    “没有吗?”苏长青真有点记不清了,打过多次电话,应该说过这种客气话的,他看看姜导:“我记得有。”

    姜导咧嘴笑了:“你看我干什么,我哪知道有没有。”

    苏长青转而对阿佳妮说:“我记得有。”

    阿佳妮一挑眉毛:“胡说,没有。”

    巩琍哼哼干笑了两声:“苏导说话风格有些像诒谋。”

    看神情就知道她在借机声讨张导,苏长青也不明白她说的风格是什么,笑着插科打诨:“风格很像吗?这是夸我说话水平也不错?”

    张导岔开了话题,笑着问穆沐和柳雨菲:“你们以前都是学芭蕾舞的?”

    “是,张导,我们都是看您的电影长大的。”

    张导喜欢舞蹈演员,两年后娶了个舞蹈演员,然后开启了生产葫芦娃模式。

    巩琍仍在哼哼笑:“我是拍他的电影长大的。”

    看她的样子显然对往事仍难以释怀,虽然去年她已经和一个烟草商人结婚了,不过据说这段短暂的婚姻聚少离多名存实亡。

    苏长青想起几年后《满城尽带黄金甲》的开机记者会上,张导深情地说:“几年前我和巩琍在长城上有过一个约定,一定要让她演一次皇后,今天开拍这个电影就是兑现承诺。”

    巩琍闻言情绪失控,当场流泪。

    人与人的感情以及对未来的抉择真的难说,两年前巩琍急眼了,把哥哥叫来一起与张导摊牌催婚,他就是不肯。

    看今天的模样,或许是当年揍得不够,反正和没揍一样。

    姜纹十年前和巩琍一起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