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章 铁齿铜牙(第1/3页)  重生光影年代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下午去定做了名片,业务内容无所不包,全印在背面,下个阶段苏长青得满世界分发。

    没有联系电话不成,杜可可建议号码留她办公室的:“我会和同事们打招呼,有找你的一律我接。”

    苏长青感觉不太合适:“这算公器私用吧,同事会误以为你接私活。”

    杜可可眼睛一瞪:“老娘用个电话怎么了,这年头谁不接私活,我接得还少吗?再说安装一部电话得小三千,这谁扛得起?”

    座机小三千消费不起,让苏长青花两千多买个傻逼数字bb机更是不可能,人穷没办法,只好揩油了。

    若干年后这也是个谜团,苏长青当年到底是上科教厂的还是北影厂的?公开资料上写的短时入职科教厂,可当年明明是打电话到北影厂找这孙子的,而且还是秘书接的电话。

    那年代就配秘书了,牛逼。

    杜可可家住西城四合院,正房东西厢一共七间屋子,十分宽敞,绝对的大户人家。

    这种人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二十年后直接就成亿万富豪了,还上什么班拍什么戏。

    不过苏长青记得她充满悔恨地说过,四合院九十年代末就卖了,没赶上好时候。

    这特么太残酷了,必须得找时间提醒她院子千万别卖,也算报答今日知遇之恩。

    或者大家也别搞什么工作室了,以后专门筹钱收购四合院?

    不过这么大的院子目前也得七八十万,同样是笔巨款。

    另外杜可可的父母也没她说的那么好说话,尤其是她父亲,在京剧院工作,武生退下来从事教学,警惕性很高,一根烟功夫就将苏长青盘问个底掉,就差开膛破肚看看心肝肺了。

    “才毕业一个来月就敢辞职,还有什么事你不敢干?”

    苏长青:“……”

    看来担心杜可可趁苏公子流落京城之际占便宜完全想多了,她爸爸就能打击黑恶势力保一方平安。

    大户人家有富余的自行车,第二天苏长青就骑着七成新永久牌二八大杠满城跑,开始了新长征摇滚。

    “我要从南走到北,我还要从白走到黑,我要人们都看到我,但不知道我是谁……”

    不知道我是谁是不行的,到处派发名片,就是希望大家都知道他是谁。

    骑车拜访的效率不高,一天也就能见四五个人,碰上饭点还得请人撮一顿,即便如此几天下来他的名片也发不出去了,熟人基本都走完了。

    杜可可也没闲着,电话通知全国各地的同学朋友四维工作室在京正式成立,开业酬宾期间任何业务的回扣都加倍。

    苏长青还记得答应过杜可可拜访胡笳,某天见过一个化妆师后就直奔人艺。

    胡笳上班没那么准时,早了容易扑空,迟了有蹭饭嫌疑,时间得拿捏好。

    人艺大门管理严格,门卫不准闲人进入,要见什么人得先打电话进去确认,这次是胡笳接的电话,同意苏长青上殿觐见。

    停自行车时远远就看见濮存析和陈晓艺边走边聊,苏长青尾随了上去。

    陈晓艺和许帆还有何冰是央戏同学,都是去年毕业进的人艺,刚刚播完《外来妹》一炮而红。

    濮存析也是人艺的,去年才拍完《清凉寺钟声》,风头正劲。

    两人应该是回办公室,苏长青跟在身后几步之遥,免了问路。

    陈晓艺正在拍《海马歌舞厅》,听意思是动员濮存析去客串个角色。

    说到《海马歌舞厅》就不得不提国内首家个人工作室海马工作室了,创立者是马未都。

    没错,就是后来以收藏古董闻名天下那个精神老头马未都。

    马未都出版社编辑出身,一手挖掘了王朔、苏雷、刘震云、莫言、海岩等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