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百零六章 夜空中闪烁着的圣贤,那是我们的那祖先(第2/4页)  捡到一只始皇帝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人的爱护,这并不是虚假的。如今我们走在赵地,还能因为马服学派的缘故得到百姓们的款待,这就是最好的证明啊!”,张良说着,众人又想起了这一路上的情况。

    无论走到哪里,只要听到他们是马服学派的学者们,当地的百姓们就会非常的激动,他们会说出一些不知真假的马服君的事迹,甚至每个乡邑,都有一些关于他的传说,他曾来这里给众人粮食,他曾站在这里解救百姓,这些被石头围起来的地方就是他曾经站过的地方...尤其是当重新整顿乡邑城池的时候,各种关于子的地方就出现了。

    什么马服立乡,武成仁里,乃至是一些山林,都被冠以马服,武成,赵这样的字样...那些百姓非常的热情,请求他们住在自己的家里,拿出自己最好的粮食来款待他们,当他们为百姓宣讲马服学派的道理的时候,就是最顽劣的人都会坐下来,聚在他们的身边,认真的听着。

    马服学派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通俗易懂,子为了让天下人可以听懂自己的学说,用了很多通俗的词汇,“天下人都是一家人”,“一个人的尊卑体现在他的行为上”,这些东西在其他圣贤的书籍里可不会如此直白的写出来,只有子是例外的。当他们来到赵地后,尤其如此。

    这里甚至还有一些老人,他们说起当初跟随子作战的事情,眼眸里满是光芒,有人看着他们痛哭,却是想起了他们那已经逝世十年的马服君。听着子的传说长大的孩子们,对子就更加崇拜,甚至不许任何人来评价他。

    经过了数天的行路,众人终于靠近了马服城,这里是子生长的地方,在近些年里成为了邯郸郡内的第二座大城,这里已经看不出当初的马服乡邑的模样,张良在书里曾读到的关于马服的描述,跟如今是截然不同的。在城池门口,张良再次开口说道:“子生长在这里,在后来,子曾回到这里,想要定居在这里,安度晚年。”

    “不过,当子返回的时候,却发现这里已经不是他记忆里的家乡,他为此发出感慨:在外数十年,已经找不到家的方向了。我在子留下的对话里,能看到子心里非常的落寞,他很伤心,大概是因为他失去了那些美好记忆的寄托地...不过,他曾开心的对文信侯说:家乡没有了荒芜的耕地,没有绝望的需要拯救的百姓,我的使命算是完成了。”

    “子能征善战,他却非常的厌恶战争,子有仁爱的名望,天下人认为他是拯救者,可是他却厌恶自己的这个名号,他宁愿自己默默无名,也不愿意百姓需要自己这样的拯救者...天下人赞扬子的仁德,子非常的失望,他认为,善良仁义这本来是每个人都应该有的,是每个人都应该坚守,不值得专门提出来。”

    张良认真的说着,不只是他的弟子们,就是那些准备上前来盘问他们的士卒,都愣住了,论对子的了解,张良或许算得上是第一人,他一直都在钻研着赵括,甚至理解赵括每一个阶段的心理与思想活动。他这次带着弟子们前来赵地,就是想要沿着赵括曾经走过的道路再走一遍,寻找更多自己被忽略的东西。

    士卒们看向张良的眼神都有些不对,这些镇守在马服的士卒们,一下就听出了对方说的子是什么人,他们有些尊敬的朝着张良俯身行礼,然后询问他们的来意,得知这些都是马服学派的学者,前来圣人故地的时候,他们非常的开心,急忙让开了道路,甚至自告奋勇的想要给他们带路。

    张良婉拒了他们的好意,带着弟子们前往陵墓,祭拜先人。按着张良的话来说,他们都是子的弟子们,子的父母好友都是自己的长辈,应当前往祭拜。在这里,有马服君赵奢,圣人母,乃至子的那些好友们的陵墓,当初他们在邯郸,就曾祭拜了蔺相如,乐毅,田公,庞公,平原君等人。

    张良甚至还一一为他们讲解,“蔺公起初是反对子来接替廉颇的,可是在真正见过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