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40章 大展旌旗,以壮军威(第1/3页)  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费诗对段煨说的刘备主力已经远超十万之众,当然是瞎编骗人的。    事实上刘备最终的决战总兵力也就是刚刚九万人。    其中蛮族步兵大约两万五千(哀牢夷、昆明夷、叟兵、战象)    汉族步兵三万八千(三万五千普通步兵,三千陷阵营铁甲兵)。汉族骑兵两万(赵云一万五,马超五千),南匈奴单于卫队骑兵七千。    之所以要骗段煨,一方面是给段煨壮胆,另一方面也是战象这种秘密杀器费诗不方便跟段煨说,要保持神秘性。    一百头战象的威力,在泾河高原的开阔地带上冲锋起来,威力跟一两万步兵相比,也不遑多让。所以费诗觉得自己也不算吹牛,只是稍微腾挪偷换了一下,“等效战斗力”并没有夸大。    费诗在段煨营中冒死游说的同时,刘备、李素等人在军营中也还没歇息呢。他们同样紧张,也要反复巡查摸排新抵达的援军的状况,为明天的决战做好士气鼓舞的工作。    战象部队和哀牢夷,其实才刚刚抵达了一天,如今已经睡下了,需要加紧好好睡一夜恢复体力。刘备也对于大象部队第一次在自己手下投入实战感到疑惑,所以亲自来视察了解、听相关军官讲解战象的作战原理。    而负责给他讲解的,正是南中永昌郡李家的人、如今担任哀牢夷兵监军的李恢。这个才19周岁的年轻官吏,就凭借着家族在南中的威望,当上了监督协调一万蛮兵的监军。(李恢刚来,但是太年轻,所以不适合说客,让费诗去)    说句题外话,跟着这一波哀牢夷援兵一起来的,还有一小队蜀郡郡丞诸葛瑾派来的信使。    信使是三月份从成都出发、跟着部队一起北上的,所以行动缓慢,没有赶上三月底孙乾的运粮队,而是这次四月十号才跟着哀牢兵抵达华亭。    诸葛瑾的信使带了一封秘表、一封家信。    秘表是给刘备的,是刘备的侧妃糜贞等人写的,奏报了汉中王妃吴苋三月初二在成都行宫诞下了刘备的嫡长子,他们没敢仓促奏报,稍微缓了几日,等医官确认了新生儿一切健康,才发出了这份秘奏,让刘备定夺儿子要叫什么名字。    吴苋是去年四月份怀孕、六月份验明的,所以今年三月初二生下来,属于正常足月,甚至还稍微晚产了几天。    至于那封顺便捎带的家信,当然是蔡琰写给李素的,信里说她一切安好,如今已经怀了五六个月,行动渐渐不便,天热的时候都懒得走动了。这没什么,就是例行公事的汇报罢了。    所以,得到哀牢夷援兵的同时,汉中王大营里的高层之间,着实弥漫着一股意外的振奋,关羽赵云这些都到中军大帐来道喜,还问刘备准备给儿子取什么名字。    本来大战前夜不该多喝酒,最后还是没忍住,关羽赵云他们都每人喝三碗,刘备也喝了。    刘备也不知是怎么想的,喝完酒随口说:“不如叫刘永吧,就当是祈福此番大汉中兴之后,能够永固。孤也是很有信心。    伯雅能论述出《殿兴有福》这样让天下长治久安、人心思定的鸿著,此天以伯雅授孤也。只要咱将来辅佐陛下,励精图治、革除弊政,立百世良法。天下永安、逃脱治乱循环之道,也是有可能的。”    刘封刘禅这几个尚未出现的存在就这样被永远跳过了,竟也机缘巧合直接跳到了吴苋所生的刘永。    取完名字之后,刘备还不忘敲打关羽、赵云:“别想这些了,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儿,大战在即,军务为重,回去好好歇息。只要歼灭了李傕郭汜,回到长安,儿子什么时候都能有。”    这有点话糙理不糙,一看就是不在乎儿子的老流氓脾气。    ……    其他将领都去休息之后,刘备就喊上李恢,到象营巡查。    一百头大象,占了不小一块地方,之前在出华亭时都是喂饱了的,昨天在泾河高原上行军,还需要配套的士卒不时割草和砍灌木给大象吃。    关中干旱,泾河高原今年种田收成会暴跌,不过树木植被倒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