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817章 昭告天下(第1/2页)  大明从慎重开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诸公眸中微动,此事放任下去,松江府的民怨积压太深,就会起事。    严成锦答道:“加征五倍商税,可解松江府之事。”    大殿中的大臣,面上有些错愕。    太上皇弘治老脸微微一抽,还以为这家伙有良策,却又绕到加征商税上。    在前日,此子提出要加征商税,竟是因此事。    李东阳眉头渐渐舒缓,疑惑的问:“为了抑制商贾的贸易?不挪用商号的银两?”    重农轻商,不是儒家所倡,是法家。    秦朝时,大商人吕不韦以财力操作,辅佐始皇父亲子楚上位。    法家便认为,商人的财力会危及皇权。    秦限商以后,后续的朝代,统治者会特意压低商人的社会地位。    大明不同,表面上将商人放在末位,却还是重视的。    严成锦淡淡道:“此乃掌控的手段,但要解此事,需朝廷弥补这些坏账,所以,国库需庞大的银两储备。”    瓦剌暂时不会南下,九边无战事,但大明却要更多的银两。    如今处于资本的萌芽时期,萌芽需要养分,这些养分就是银两。    不让士绅将银子用于贸易,会抑制商业的发展,大明无法更进一步。    而士绅将银两用于他处,又有挤兑破产的风险,导致百姓动乱,动摇对商号的信心。    朝廷出手拯救商号,是唯一的解局之法。    韩文蹙眉道:“朝廷怎么能替士绅还银子?!这不是白给吗!”    严成锦道:“作为交换,朝廷可接管商号,收回士绅的家财,还请太上皇仔细斟酌,臣恳请告退。”    再说下去,诸公怕是要揍他了。    见太上皇入神不动,表示默许,便退出了大殿。    “老高说得有道理,士绅还不起银子,百姓怨恨的却是朝廷。”    反之,朝廷这时出手解局。    百姓会更加拥护朝廷,有利于稳固江山,又打压了士绅。    朱厚照抬眸,老高这家伙居然真是让他来领功绩。    太上皇弘治皱眉,让朱厚照滚出去。    诸公或面色迟疑,或面色凝重。    李东阳沉吟片刻,郑重开口:“严成锦所言不假,要只有朝廷开国库,才能还上这笔银子。”    “可要提高五倍商税,商贾如何愿意?”    刘健捋着胡须,严成锦这家伙向来会多说一倍,恐怕三倍就够了。    崔岩颤巍巍跪在地上,南直隶的商号全都没银子,不知会引发多大动荡。    朝廷还清,就会赔进去一大笔银子。    “臣督管不力,恳请引咎致仕。”    “先退下吧。”    ……    崔府,    崔岩小瞧了严成锦,士绅绝不会让人查商号的存银。    这家伙远在京城,却知晓南直隶的事,是诸葛卧龙不成。    管家走进来,为难地道:“严大人担忧您府中藏有危险,想见他,就去他府上。”    崔岩嘴唇嗫嚅:“这家伙胆子也…虽说他弹劾了本官,可我还能在京城杀了他不成?”    气哼哼自言自语几句,让人准备轿子去严府。    京城的西区,破旧的院墙,似乎随时会被风吹倒,让人不敢站在危墙下。    崔岩不禁嘀咕起来,这是严成锦府邸?    门子对着画像仔细看了眼,容貌与身高,与画像描述相同,将崔岩迎入府邸中。    严成锦正在品尝清娥泡的红茶。    “崔大人来找本官何事?”    崔岩表情微微一滞,道:“本官有疑惑,你如何知道商号没有银子?”    “本官侥幸猜对。”    其实,是从良乡收到的银两得知,涨了两倍。    朝廷用国债募集银两,士绅则成立商号吸纳银两。    “本官若替你请乞,严大人可否撤回那封弹章?”    太上皇宽仁,暂时不会处置他,若能戴罪立功,便保住官职。    且,此事不能全怪他,谁让朝廷开了海禁,纵然是朝廷,也不能堂而皇之的彻查商号银两。    就怕严成锦非要将他弹劾下狱,此事说小也不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