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43章 ?你们都是伪儒啊!(求订阅,求月票)(第2/3页)  大宋有种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士大夫”,在宋朝已经所剩无几。

    孔子说的“刑不上大夫”的大夫,指得是先秦诸侯国中,国君之下的卿、大夫、士三级中的大夫,是世袭而且有封地的贵族。在宋朝那边官至宰相,也没封地啊,最多也就是个士。

    而那些“自以为士”的人,其实在孔子看来,都是“礼不下庶人”的庶人。

    所以宋朝的“礼不下庶人”,其实是“礼不下穷人”。

    而赵楷想要推动的,其实也不是“礼下穷人”,至少这不是主要目的,他的主要目的还是“礼下府兵户”。

    未来的府兵和武装儒生不仅要接受儒门学校的教育,而且还要熟知和遵守礼法。这样他们才能成为儒家传教布道的急先锋......

    赵楷又开口道:“第二件大事,当然就是办学了!不仅要办书院,而且还要办蒙学、乡校,还有书院和蒙学、乡校编纂统一的课本,规定统一的学制......其中,深入民间的蒙学、乡校不仅要管教书育人,还要尽可能的承办和指导民间的祭礼。

    而第三件大事,则是传播我儒家仁义道德于四方!我们儒家的道理那么好,可为什么四方诸国之中采用的不多呢?而佛教起于天竺,却传播到了我朝的土地上?我们的儒学为何没有传到天竺?吾身为儒者,每每念及此事,就深感不安和羞愧。卿等都是大儒,是不是感到不安和羞愧呢?是不是想效法先贤,仗剑传道,布仁义于四海,传美名于万代?”

    大成殿广场上的大儒们当然是不会把赵楷关于“传播儒家仁义道德”的这些话当真的。在大宋当官多好啊?干嘛往外跑?还去天竺传儒......天竺在哪儿呢?怎么去啊?还回得来吗?好好的谁去啊?

    哦,也不是每个人都这么想的。也有人知道谁有可能要去“传播儒家仁义道德于四方”了.....耿南仲、李清照、吕本中他们就知道!

    他们自己恐怕就要跟着倒霉的赵桓一起跑路去南洋传播儒家大道了。

    因为赵楷抛出了的儒学宗廷、儒门分会、儒家大会,对大成殿广场上的绝大部分儒者都是极有吸引力的。

    这些不知道礼义廉耻的伪儒在接下去的几天内,一定会去投靠赵楷这个乱臣贼子,以换取一定“儒官”的乌纱帽。

    而这些“伪儒”一旦投靠赵楷,那么东南七路的民心士气很快就会瓦解......除了儒官的乌纱帽,赵楷还能在东南七路的地盘上封出许多个官!

    甚至还可以在金陵城内设置一个“留守朝廷”,这又是许多个官。

    那么多的官帽子可以收买多少人啊!

    而且赵楷又不是金贼,他是大宋的皇子,还是庄宗先帝心仪的继承人,还有庄宗的遗诏——虽然那个遗诏并不合法,但的确存在,有许多人可以证明。

    对于那些一心求官的“伪儒”而言,赵楷可以提供的大义名分已经足够多了。

    所以金陵天子危矣,南宋危矣!

    ......

    “臣迪功郎、安井镇监镇朱松,拜见官家!”

    儒门大会第二天的会议刚刚结束,赵楷下榻的衍圣公府外面的就变得门庭若市了——前一天会议结束的时候,可没人来衍圣公府前请见。

    而今天的会议一结束,就有不少东南七路过来的儒者,来到到衍圣公府请见了。

    而赵楷现在还得装一装礼贤下士呢!

    所以他是来者不拒,一个一个和他们见面交谈,表现的极有风度,一看就比赵桓要强出许多啊!

    而现在轮到了今儿上午第一个向赵楷发问的朱松来见驾了。

    听朱松报上了官阶和差遣,赵楷就露出了非常惊讶的表情:“乔年,你是太学上舍生,还是重和元年的进士,入仕都十几年了,怎么还只是个迪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