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八十一章 闯王末路(第2/3页)  无限武侠梦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胡说八道。我气不过,就

    出来了,听宫门口卫士说,两位将军在此,因此过来瞧瞧。大王此刻心中不快,两位不必等

    候了。“

    两人谢过宋献策,宋献策叹道:“咱们虽然打下了北京,可是江南未平,吴三桂未降,满洲鞑子虎视眈眈,更是一大隐忧。但今日诸将大会,除了编排制将军的不是之外,就是商量如何拷掠明朝投降的大官富户,要他们献出金银财宝。唉,成大事的人,眼界也未免太小了啊。”三人相对叹息,出宫而别。

    两人又携手走了一阵,只见西北角上火光冲天而起,料是闯军又在焚烧民居。李岩与袁承志这几天来见得多了,相对摇头叹息。

    忽听得前面小巷中有人咿咿呀呀的拉着胡琴,一个苍老嘶哑的声音唱了起来,听他唱道:“无官方是一身轻,伴君伴虎自古云。归家便是三生幸,鸟尽弓藏走狗烹……”只见巷子中走出一个年老盲者,缓步而行,自拉自唱,接着唱道:“子胥功高吴王忌,文种灭吴身首分。可惜了淮阴命,空留下武穆名。大功谁及徐将军?神机妙算刘伯温,算不到:大明天子坐龙廷,文武功臣命归阴。因此上,急回头死里逃生;因此上,急回头死里逃生……”

    李岩听到这里,大有感触,却听他接着唱到:“君王下旨拿功臣,剑拥兵围,绳缠索绑,肉颤心惊。恨不能,得便处投河跳井;悔不及,起初时诈死埋名。今日的一缕英魂,昨日的万里长城。……”

    他一面唱,一面漫步走过李岩与袁承志身边,转入了另一条小巷之中,歌声渐渐远去,

    说不尽的凄惶苍凉。

    袁承志李岩两人相对而泣,袁承志忽然想起一事,一拉李岩道:“当时军师梦大哥离去之时,曾留给我一个锦囊,吩咐我在灰心失望的时候,打开锦囊。莫非便是此时。”

    李岩也忽然想起了什么,从怀中取出一信道:“莫非是金龙帮恩人的那个梦先生,当时金龙帮弟子来投,便带来一信,说当将军有激流勇退之心时,方可打开。”

    两人惊讶地互望一眼,同时将锦囊与信封打开,那锦囊中一函道:

    “袁小哥儿,如今你当明白为兄不愿为闯王效劳的原因,以及当日我未说明的上中二策了吧,日前听你说起闯王军中情况,为兄便料定闯王鼠目寸光,麾下人大多乃奸佞小人,并非明主。以闯军之倒行逆施,民心尽丧,清兵必然乘虚而入。李岩,宋献策之流遭受排挤,如不早些醒悟,难免玉石俱焚。闯军受此重创,遇清军必败,则我大汉民族危矣。梦某已在山东为袁哥儿备下绵薄之力,你当保护李,宋两位将军,尽多保留元气,必要时击杀李自成等蟊虫。夺军自强后与我会合,共商抗清大计,万不可心灰意冷,令我大汉生灵涂炭。另外,如令师见召,可以此函示之。”

    李岩的信内容简单得多,只是嘱咐其与袁承志,金龙帮弟子等合作,掌握部分亲兵,保留元气,伺机而发,如遇战事不利,则保留实力,来山东相会,以图有所作为。

    两人相互交换着看完手中信函,两人齐声长叹,感慨万千,以往一些未曾明白的事宜,如梦渊对漕银的分配,如山东时势力的争夺,如为什么他处身于幕后,如他处置皇太极尸身的手段,如他识破对方奸谋后提到的上中二策。此时都明白了个八九不离十。

    袁承志两人相互望了一眼,千般话语,都在不言中。

    回到住处,崔秋山传来穆人清令谕:“吾华山派历来门规,不得在朝居官任职。今闯王大业克就,吾派弟子功成身退,其于元宵之夜,齐集华山之巅。”

    袁承志便将手中锦囊信函递交崔秋山过目,崔秋山略一沉吟,便留下侄子协助袁承志,自己回山与穆人清解说去了。

    李岩去寻了宋献策,告知了此时,宋献策当即抚掌赞成。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