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798章 风雪定天都(第2/5页)  暗黑大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言利,但不言利,这么多将士怎么办,这么多官员薪酬怎么办?我不提将士的薪酬,如果恢复到唐朝的税赋水准,连支付官员薪酬都不够,国家又将如何?还有救灾赈贫。记得熙宁初,国库空空如也,河北大旱,你对陛下说,让百姓回各州安置,实际就是将百姓遣散回各州家乡等死。”

    “都想轻税,我也想轻税,但问题不仅是税轻重与否,而是余下两个因素,税赋合不合理,豪强兼并严不严重。如果真象你所说的那样,几年后我去彼岸做一个海外王,又倚仗军功胁迫陛下,成更好,不成与我无关,那么几乎达到了无欲则钢,无虑则坚的地步了。但为何我执行政策时如此顾虑重重,比如推出紫钞,比如让里正备案,而非是官府派胥吏下去查所谓无主的山陵滩涂湖泽。还有,国家田亩五百多万顷,看似超过了真宗田亩,然而将交趾大理与广南西路改土归流所得的田亩除外,还有多少田亩,这还包括了介甫公查出的大量隐田。国家有那么多隐田,如果查出来,两税保持不变,百姓将会宽松多少负担,为何我不敢触碰?”

    “不错,紫钞确实损害了一些豪强大商贾的利益,但因为银行司所造就的商业环境,许多人只要不是那么地顽固不化,实际这两年收入非减反增。而且前段时间我就与陛下说过,虽看似银行司让更多百姓富裕,但并没有从根源上制止贫富分化。民不患寡而患不均,这是未来我朝最大的隐患。但为何我没有制止,当真没办法制止,主要害怕做得太激进,导致反对声音强烈,反而害了大宋。”

    “如果我真的想做一个海外王,又为何顾虑这么多。还有,如果我想做一个海外王,为何这几年诱劝彼岸商贾捐助这么多金银。朝廷已经派出官员去海外管理,也知道海外的情况,就那么一点人口,除了地广人稀之外,更不是到处充满了金银之地,相反,许多地区生活环境十分地恶劣。”

    绕过来了……

    其实司马光这个问题看似是杀着。但不是。

    即便司马光不问,赵顼与一些有想法的大臣,也想到了许多,但他们不便问。不问,王巨就不好解释。

    司马光问了,王巨反而借机便于解释了。

    人口的多少,彼岸是一团谜雾,不过第一批官员回来了。

    并且王巨让赵顼释疑。又让彼岸将棉州、香州、丽州与朱州一起交给朝廷。

    不管安焘他们三人贬放海外有什么用意吧,交出来了,那就交出去吧,同时还搭了一个朱州。

    而且这十州官员前去彼岸时,王巨将他们带到延和殿,当着赵顼与诸相公的面,一再嘱咐,不得多事,此外认真的观察彼岸制度有何长有何短,以便完善朝廷各种制度。让大宋长存不朽。

    这话说得多中听哪。

    王巨确实是想让他们观察,以便将彼岸的一些先进管理模式传播到宋朝。

    今年春天,彼岸十几个官员也回来了。

    他们带来了更多彼岸的消息,王巨也不问,他们看到的只是一部分,并不是真正的彼岸。

    彼岸有许多好的地方,不过真论环境,确实大多数地区远不及中原。

    不过中原也不是真的那么好,那是历朝历代祖先慢慢完善的。

    所以在环境上,看上去彼岸比中原恶劣多了。

    因此王巨又说道:“一亿多贯哪。如果不捐助我朝,而用来惠及彼岸百姓,一户人家得分几百贯钱帛。我想去彼岸做海外王,却将这一亿多贯。捐助给我朝,我傻了不成?”

    这句话真管用的,赵顼立即色霁,走下龙椅,拉住王巨的手,不知道说什么好。

    “司马公。我知道你想法,想尊卑有序,我也不否决尊卑有序,就象陛下,是大宋的陛下,也是彼岸的陛下。但为何祖宗说齐人,实际任何制度,是不可能做到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