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783章 如履薄冰(第2/7页)  暗黑大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铸炮技术,他也不知道,可他的见识却是有的。

    在他指导下,这种火炮类似于明末红夷大炮与同时代欧洲野战炮的结合体,管壁更厚,炮身由前至后渐粗,倍径大,这样射程更远,同时不易炸膛,此外还安置了粗陋的准星与照门设备,两边又置有炮耳,便于架于炮车上,调整角度。

    最大的不同之处,就是开花弹,实际明朝时的开花弹还是一种实心弹,内部并没有装火药,只是以铸铁为主,因此落地后会产生碎裂,又因反弹力导致碎片迸裂,故杀伤力比实心弹的弹跳伤人更强一些。

    但这种火炮所用的乃是真正的开花弹。

    正因为如此,彼岸为之研发了近十年,烧了无数钱帛,虽它射程可能是不及红衣大炮,不过杀伤力不比红衣大炮差,而且操作更灵活,准确度更高,同时又不象红衣大炮那么笨重。

    此外就是那种与佛郎机炮相似的小炮,也就是真正用来做野战的野战炮。

    试验了它们的威力后,王巨说:“大约到明年底,我会向你提供一百门大炮,两百门小炮。”

    “能否多一点?”

    “质夫兄,你知道一门火炮造价多少吗?一枚炮弹造价多少吗?”王巨乐道。

    不过就是这数量也不少了,想一想三百门火炮开动起来,那个画面会有多美吧。

    …………

    “陛下,臣想给恩师送行。”王巨说道。

    赵顼犹豫了一会,无法拒绝,张载不是王巨亲父,但是王巨的恩师,尊师重道,同样是一项极重要的操守,况且张载与王巨半身就是半父半子的关系。

    他点了点头:“卿速去速回。”

    主要这段时间事儿太多了。

    王巨也知道,不过也幸好,在这时候没有替老师丁忧的说法,否则就惨了。

    王巨去了关中。

    张载还没有下葬,正等着王巨与张贵回来呢。

    两人来了,那就入土为安吧。

    得王巨之助,这些年张载这个书院规模变得有些庞大,教授出来的弟子更是数不胜数,并且陆续地有七名学生中了进士。

    所以这一天送葬的人很多。

    当然,没有一个人有王巨瞩目。无论是对他评价好的,还是对他评价恶的。

    郭氏痛哭了一番。

    王巨看着新坟,心中却是感慨万千,是人都是要死的。而且在这时代,高寿的人少之又少,其实他不知道,正是因为他,否则张载早死五六年了。王巨没有想这件事。他只是在反思,自己做了这么多,可是人死如灯灭,死后还不是一样?

    这一样呢,避免不了有些消沉了。

    秋风拂来,矢车菊在风中摇曳着凄迷的身影,王巨来到郭氏面前问:“师娘,恩师已经走了,你打算怎么办?”

    “巨儿,我也不知道啊。”郭氏擦了一把眼泪说。

    “不如你带着因弟也来京城吧,”反正后年自己就要来陕西了,京城的那个宅子也空着,等于以后再也不会住那个宅子,不如将它交给师母与师弟吧,不过王巨没有说。

    “我想回南阳的娘家。”

    “那也行,”王巨也没有再劝。回南阳也好,北宋平安,京城会越来越繁华,可北宋出事了。京城首先就是一个大火坑。

    “巨儿,你恩师临终前,曾让我带一句话给你,少杀人。杀人不是王道。”

    “师娘,只杀了六个人,余下的仅是流配,如果为了杀人,又何来一万贯之说?”

    一万贯的商税,最少得价值二十万贯的商货。这样的交易整个宋朝能出现多少?这就是有意为了少杀人埋下的梗。

    但为什么还杀了人,乃是一个地方,京城的金帛行!

    彼岸今年与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