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724章 孤臣?(第2/4页)  暗黑大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地下。

    也就是这些铜币虽铸造了,可成了死钱,罕有流通作用。

    如果银行出来,又没有胡来,保持着良好的信誉,让百姓产生放在银行里比放在家里保险的想法,同时又会向百姓支付一些利息,那么这些钱就进入银行司,再利用放贷手段,所有铜币也就重新流通起来。

    那么这些存款与陆续增设的新交,一年就可能替朝廷带来一千多万贯以上的直接收益。

    还不止。

    现在宋朝的货币交易量最大的不是铜币,而是布帛!

    然而许多交易本身就是布帛,用铜币交易的很少很少,至于金银本身就不足了,谁用来交易?所以往往只好以货易货。想一想大规模交易,以货易货,多麻烦哪?

    于是才出现了交子盐钞茶引。

    然而没有多少大臣真正懂经济,这三样虽然方便,可信誉一直不足,不仅兑换麻烦,往往朝廷无法支付时,粗暴地用新钞新引冲替旧钞旧引,还继续用纸换纸!

    不过目前还不错,朝廷虽然发放了许多交子,数量却一直在控制着。然而往后去,整个纸币就开始泛滥成灾了。然后整个信誉崩溃……

    因此王巨一直在强调金银为本金,交子的数量不能超过本金的两倍,那怕用了那种新交。

    那么如果能成功,大规模交易就会变得极其方便,比如从杭州带一批竹纸去陕西,原来很麻烦,还要带大量货物回去,现在好了,带一张存折,钱就赚到手了,朝廷也得到了两地兑换的手续费。

    并且贸易也会繁荣起来,那么朝廷又可以增加了商税收益。

    最后便是对经济的直接刺激作用。

    简单的两个例子,因为缺乏资金,高利贷又太黑心。许多商贾拼船去海外交易。就是这样。许多船只货物也不敢载满,然而低息的银行贷款出现,就不会产生这个情况。

    再如,现在的宋朝房屋多是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也就是茅屋,只有少数人家是青砖褐瓦房或者木楼房。

    但砖瓦技术已经成熟,况且煤炭产量也在激增。

    如果有银行。各地官府就可以向商人发放贷款,刺激各个砖窑产生。至少情况稍好一点的四等户能盖起砖瓦房的。不过这有点麻烦,因为朝廷是计等征税的,如何计等,耕地屋舍等财产,因此百姓不敢养牛,牛就是财富。那么房屋更是财富。不过想要刺激也不困难,只要发放一道诏令,普通砖瓦房不计入等户财产收入就可以了。只要给朝廷带来更多收入,相信这道诏令会容易通过的。

    那么会拉动多少经济。朝廷又可以得到多少商税?

    这两样若是能结合起来,何止是两千万贯收入!

    直到这时。王巨才将他的想法一一说出来。

    这才是不敛民而国用自宽的好措施。

    “金银是关健哪。”

    “陛下,金银是关健,然而完善的制度与人才也是关健。若不然,即便推出银行司,朝廷也未必有多少收益。”

    即便是后世的银行,还产生大量贪腐挪用呢。

    “还有,其实银行司的直接收入未必有太高,一般各个行业收益想超过两分以上,真的很少很少。当然,如果活不下去了,救急时,借少量贷也是一条出路。因此臣对青苗贷的看法是中立的,不好的一面是利息太高,半年二分,甚至一年四分,以敛财为主,强行摊派,好的一面,确实有时候一些百姓正是因为它,而救了急。最少比那些豪强们六分以上外加利滚利要好得多。”

    “不过这种利息想发放给各个商贾作坊主,那是不可能了。这也是我在庆州成功,朝廷失败的原因,一个是一分利,一个是两分三分利,前者有人贷之,后者有谁贷之?不过以前的一些措施,多少打下了基础,邮驿司与飞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