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670章 我是第三(第2/4页)  暗黑大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有州府立即警戒起来,不仅让他们立即组织衙役厢军准备配合王巨派来的各个管事,将百姓疏散到各个主户人家,同时为防万一,已经调拨了三万禁兵南下,前去各州警备。

    这也是集权制度的好处,就象当年唐太宗安置十万胡人,全国静悄悄一片,一下子就安置下去了。

    现在虽然人数更多,马上所有武器收缴,又没有一个组织,问题也不大。

    不过这也会产生巨大的花费。

    但这个花费如何计算?流民安置过来了,贫困户百姓南下了,几年后交趾成为鱼米之乡,又有了海路,那么宋朝多了一个粮仓在手,会对宋朝产生什么影响?

    民以食为天,可是人口越来越稠密,丰年都有百姓吃不饱呢,况且是荒年,如果有一个粮仓在,虽然就是海路,那也会产生积极的意义!实际史上元朝将北方百姓弄死光了后,于是从南方调粮,走的就是海路,高者一年从海路运三百多万石粮食到北方,为此至元十一年到至元二十九年之间打造了九千艘海船。

    但官员们害怕出问题,不敢打造大型海船,而是更灵活机动的遮洋船与钻风船,两者皆不足一百吨。但没有海路,元朝前期的统治,就会出现重大问题。实际在元朝就已经能真正制造出载重达到一千五百吨的特大型海船了。然而历史仿佛开了一个玩笑,到了明朝时,郑和下西洋,花的钱帛太多了,再加上海上风涛之险,倭寇之害,于是更先进的文明反而禁海了……

    所以王巨为什么想北宋立国时间更长一点?

    虽然有这个不好,那个不好,但相比于其他朝代,在内治上北宋至少算是开明的王朝。

    因此从这个角度分析,也不算是什么花费,顶多说是朝廷的一个重大投资。

    吴充说道:“陛下,大理太大,臣就担心一旦开战,胜负不得而知,即便大胜,将大理灭国,以后如何得治。所以太祖时用玉斧画大渡河,自西朕不欲图之。请陛下三思。”

    冯京也说道:“陛下,王巨南下,灭掉两国。大功圆满,没必要画蛇添足了。”

    这两人绝对没有什么歹意,说的也是他们想法。不管怎么说,郭逵南下,朝廷动用了那么多钱帛与军民。只换来一场惨胜,他们同样也不甘心。打到这份上,交趾成了一块若大的死寂之地,占城的国王都马上被送到京城,足够了,足够了……

    王珪说道:“若论战力,我朝王巨当为第一。”

    吕公著说道:“若无流民牵制,王巨如何轻松拿下占城?”

    别说什么战力,这种做法依然很惨忍!

    这个理儿……只要是灭国之战,哪里可能会做到和平的仁爱的灭人家的国度?

    不过吕公著也不是纠葛王巨做法残不残忍。如果激怒了这小子,他再弄一个一百万流民到南方,然后再安置,弄到最后如何安置?相信,以这小子的心狠手辣,六成会做得出来的。因此他的意思是说若无这些流民,王巨是不可能轻松胜利。那么到了大理,就没有流民了,也就无法轻松胜利了。所以不能对大理用兵。

    蔡确听他们争了大半天,在边上说道:“王巨并没有说一定要灭大理。可以下诏,问一下,另外再诏令,让他三思而后行。切莫冲动。”

    赵顼说道:“就这样吧。”

    实际他早就猜测出来,不过究竟行不行哪,他还真不大清楚。而且王巨送到京城的各个地图,同样包括了大理的地图,确实大理面积很大很大。

    但是他看着王巨绘制的大地图上的各国版图,又看着大理。心动不心动?不心动……那才怪!

    …………

    “少保,折合了一下,大约在九百七十万余贯。”黄骅说道。

    这便是这次出兵的收获。

    大部分是在毗阇耶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