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620章 威名(下)(第2/4页)  暗黑大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不仅是辽国有灾害,还有那个耶律洪基又是宋粉,另外那个耶律乙辛似乎要向辽国第一才女萧观音动手,所以王巨断定辽国多半不会翻目成仇。

    然而整个北方军防松懈,枢密院无法得到更多辽国的情报,王巨也不敢将话说死,于是转移了话题说:“其实最主要还是要自身强壮,就象许多读书人,都想考中进士,可又不努力,靠运气使然,如何得中?这几年,国家比庆历之时要好得多。不仅取得数场大捷,还有许多能打的名将涌现出来。然而强主要强在西军,河北与河东都有点儿虚弱。”

    “那是以后……”陈升之担忧地说。

    “虽如此,攻防之势在我,况且战争也未必看表面实力的,比如拓跋焘在虎牢关滑台大捷,然而却在悬瓠受阻。二次南征,又是连番大捷,然后又在盱眙之地受阻。况且我朝即便河北稍稍空虚,辽国同样有旱情,主昏臣奸,实力相差并不大,又有何惧哉?若是他们敢侵犯我朝,我必将从泉州返回,以助陛下,以助大宋御之!这样吧,等辽使前来,我替陛下试探一番。”

    四个辽使便来了。

    一般多是四个使者,皇帝派两个使者,一契丹一汉,太后也要派两个使者,一契丹一汉。而宋朝往往只派出一个使者,这是因为当初搭成城下之盟时,辽国奉宋朝为兄长,也就是辽国得到里子,宋朝得到面子。两国不打了,所以使者规格上,辽国比宋朝要高。后来岁币改了纳,可这个惯例仍保留着。

    还有一个规矩,两国使者在对方都城或捺钵场所,逗留的时间不能超过十天(路上时间不算)。

    辽国贺正旦节使往往于腊月出发,正好过年左右赶到宋都,一般初六七,宋君在垂拱殿与群臣款待。

    初六,赵顼招待四名辽使。

    大臣们一起作陪,重臣则在大殿内。然而这个作陪,是设有酒宴的,大殿容不下群臣。所以一些低级大臣呆在庑殿,也就是大殿外的走廊上。

    王巨勉强有在大殿的资格。但居于末席。

    当然,如果没有这资格,赵顼也会授他一个职官,将资格提上去。

    互相问候,就要吃吃喝喝时,王巨端起酒杯站起来,走到前面四位辽使身前。

    “我先敬贵国太后安康,贵国陛下万福。”王巨举着酒杯说道。

    这有点儿不合规矩。四名使者先愣了一下,不过王巨说的是好话,那只好喝酒了。

    一杯饮尽,王巨又说道:“当年澶州之盟前,宋辽两国,那一国战胜了?我听到有人说贵国战胜了,才逼得真宗皇帝城下之盟。但又有人说是我朝战胜了,李继隆等将连连将贵国入侵大军狙击,甚至连贵国主帅萧挞凛也被我军用床子弩射毙。以至杨延昭提议,说让澶州大军先将贵**队拖住。但我朝于定州还有十万大军,由是让他们堵住后方,让贵国大军有来无回。只是真宗陛下慈怜两国百姓。不想再开战了,于是互做让步,搭成和盟。那一种说法正确,我想请四位使者替我释疑。”

    四个使者有些蒙,这与这个酒宴风格不符啊。

    “我朝与贵国是我朝景德元年搭成澶渊之盟,一直到庆历三年,一共四十一年,给贵国八百二十万匹绢,四百十万两银。从庆历三年由于贵国重新议盟。又增加了二十万。时到今日,又是三十一年过去。又给贵国九百三十万匹绢,六百二十万两银。合计是一千七百五十万匹绢。一千五十万两银子。以至我朝银矿虽然不断扩大,可是举国缺少银子,银价越来越贵。”

    实际这个说法有点儿不对。

    虽然送了许多银子给了西夏与辽国,但通过贸易,又陆续换了回来。

    倒是铜币流失得严重。

    后来辽国索性不铸币了,用铜去铸佛像,让宋朝铜币成为法定货币。宋仁宗看到这个情况,想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