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588章 两个蠢货(上)(第2/4页)  暗黑大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仅需要刺探敌人的行军,刺探的东西很多,粮草后勤,以及敌人后方百姓的民情与后方的经济。

    可能它依然存在着严重的误差,不过比官府手中的资料肯定要准确得多。

    各个官员照着资料开始摊派,事情还有不少,既然免役下来,那么不愿意担差的,现在也可以释放了。然而这些差役,还是少不了的,那就要重新雇人。

    其实这个过程,就会产生严重的问题。免役钱下来了,未必所有官员都想捞一点,主要还是胥吏。

    真正害民的不是胥吏,而是衙前与差役这些苦差,胥吏能害民么?

    何谓胥吏,也就是一个县除了县长、县委书记、公安局长外,余下的所有官职。

    仅是捞取好处,也足以养肥他们了。

    所以担任胥吏的多是当地一流豪强,不然也不会将许多无能的官员生生架空。

    这次免役法下来,九成以上的胥吏罕有动弹。

    而伸手最长的便是这些胥吏,上面摊派下来,官员若是无能,就会多摊派。然后到了实际向差役发放薪酬时,手又伸过去,再次扣克。本来朝廷是算着去的,其收入勉强让其一家糊口。再扣一扣,如何养家糊口。所以许多百姓仍不愿意出差,然而为了当地的差役,官府只好又强行摊派。

    以及其他乌七八糟的事,再加上这个宽剩钱,导致免役法执行时,依然是一塌糊涂。

    然而也要看官员,王巨坐镇庆州,没有任何人敢异动,王巨可真的会杀人。就象那个姚大虫,朝廷判决下来,黠字流配,够重的。王巨仍不同意,连上了三奏。

    正好杨绘下去,御史台也怕了王巨,最后同意了王巨的判决。秋天刚到,便让王巨派刽子手拉去斩了。

    因此一些表现差胥吏们也统统下去吧,庆州有的是读书人。有的是贫困的读书人。虽然一些表现好的胥吏继续保留着。也不足一半了。

    庆州的官员压力可想而知。

    但王巨早就在为这一天准备了。随着命令下达,一队队官兵从前线撤回来,进驻各城各镇。

    可避免不了,庆州产生了骚动。

    这些上等户也不是不讲道理,不仅环庆二州,其他州府也陆续在执行免役法了,但这些州府摊派得更广,摊派得更广。意味着各人摊派的数量就会减少。

    但在庆州环州,无论青苗贷或者免役钱,五等户以下,王巨一律没有摊派。四等户还要扣除善户、鳏寡、女户、烈士、孝子,并且余下的摊派比例也比其他州府的四等户数额少。

    不患贫,就患寡,这那行呢。我们也不是反抗闹事,但明公你也要讲道理吧。

    王巨将众人召集,说道:“你们要讲理,我就讲理。按照朝廷诏令。不要说五等户,就连四等户。要不要执行差役?中书诏令的免役钱,有没有说要往五等户身上摊派?”

    “可是其他州府……”一名乡绅大着胆子说。但被王巨打断了他的话:“其他州府不是这样做的,对不对?其他是其他,我是我。实际说来说去,无外乎你们多摊派了钱帛。我只想说两条,第一条贫富严重不均后,天下必将大乱,一旦到那时候,你们什么财富也没有了。第二条,我也在想办法解决,让我往衣寒食饥的五等户身上摊派,我确实做不到。不过若是想办法将这个免役钱减少,你们也会少摊派。”

    “这那能减少呢?”另一名乡绅道。

    这句话背景与富弼有关。

    富弼在亳州,朝廷青苗贷下来,县吏放青苗贷,结果让富弼一一抓起来,押到亳州城,全部重笞。又让管句官徐公衮在亳州各县发布露布文书,各县不得执行朝廷诏令,我正在向皇上乞请尽理根治。这个诏令不对头。

    王安石听后便用富弼杀鸡赅猴了,让邓绾下来调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