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八二章 掏心窝(第3/3页)  暗黑大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熟悉,况且迁民本身迁的就是福建百姓。第三可能王安石得知后,与章惇碰面,两人意见相差不大,一拍即合,于是王安石推荐章惇主持棉务司,两人也走到一起了,包括那份禁止福建路百姓溺二胎三胎的诏书。

    司马光说南方人矫黠。

    也不能说没有道理,特别是福建路百姓,为了活路,那真是想尽了办法,例如航海,例如荔枝干,例如迁民,未来那个宝岛八成汉人就是福建百姓的后裔,还例如倭寇……

    好的坏的一起有了。

    但透过这些好的坏的,背后就这个狡黠。还是王巨那个话,它本身无好坏之分,诱之正则正,若是明朝不禁海,或者说只禁官海,象宋朝那样不禁私海,有没有倭寇之害发生?同样也是矫枉过正了。

    但诱之正呢?例如开发两广,或者以后让他们带头向海外大规模迁徙呢?虽然不指望大家以后还是一个国家吧,但周边全是汉人,当真面对鬼佬时,不帮助汉人,反而去帮助鬼佬?那个太远了,只能说替庞大人口压力寻找一个出路。实际不用多,王巨到了五十岁时,人口可能就膨胀到了一千八百万户。

    不管怎么说,宋朝的内治,确实是一个奇迹。

    如果能提前将对面的几个杂粮弄过来,并且将一些弊病矫正,又不往外海迁民,王巨甚至能怀疑四十年后,宋朝人口就能膨胀到两千五万户!

    若是象二叔这样玩,能膨胀到五千万户!

    当然,若真到了五千万户,那会出大事的,那怕有了杂粮都会出大事。那时不是人吃地,而是人吃人!

    “原来什么?”

    “吉甫兄,没什么,继续说。”

    大伯上茶,端来一些果子。

    章惇挥挥手,让大伯退下,问:“子安,有何教我?”

    主要这件事他也是道听途说,觉得可行,但不是很清楚,然而迫于季节需要,那边已开始执行了,章惇想功劳,怕差错,因此听到王巨进京后,立即伙同吕惠卿来拜见王巨,没承想王巨在宫中呆了那么长时间。当然,时间呆得越长,两人心中越是尊敬。能在宫中与皇上交谈这么长时间的,整个大宋没有十个大臣享受这个待遇!

    “我有什么好教的?我写的那份奏子,子厚兄可看到了?”

    “没有,”章惇摇了摇头,他现在还不是平梅山蛮南北江的大英雄,那有资格看到王巨的奏章?

    “难道朝廷没有发诏书?”

    “什么诏书?”

    “诏岭南官员开垦围田时一定注意不得影响河道畅通,不得占用蓄水湖泊,官员与将领不得募私兵私民种植木棉。”

    “这个诏书下达了。”

    “那么只要注意一件事就行了。”王巨说道。(未完待续)R655飘天文学_www.piaotiange.com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