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五二章 种谔不死,边事不己(上)(第2/3页)  暗黑大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个麻烦。”姘儿担心地说。

    旁的不担心,公主殿下是什么人哪,能与一个富户抢老公吗?不过这个王巨真的不错,加上赵念奴也有那么一点心意,姘儿实际心中也感到有些惋惜。

    然而本来没有什么,如果让司马光察觉到了,天知道最后会说成什么?

    “不行,我得回去禀报殿下。”姘儿风风火火地回去。

    王巨搬到客栈里住了,也去集贤院上班去了。

    诏令让他修一下算术书,他也真在修算术书,他从集贤院找到了王孝通的《缉古算经》,但不是王孝通的原版,而是李淳风的注释版。因此王巨来了兴趣。

    李淳风,唐朝妖人哪。于是就着他这个注释版进行再注释。

    然而只过了一天,赵顼便找上门。

    为什么司马光这么紧张,集贤院,宋朝皇宫里重要的藏书所在,皇帝经常来看书,那么谈话就方便,司马光能不急吗?

    然而这次谈的却是一件大事。

    先是种谔招降了硃令陵,但种谔并没有就此满足,他将目光对准了嵬名山。为什么他对准了嵬名山呢。

    西夏去年进攻大顺城大败。

    但灾难并没有结束,今年西夏又遭遇到了大旱。陕西这边还好一点,不过一些边区也出现了旱灾,特别是延州。所以为了赈灾,薛向急得没有办法,只好卖僧牒。

    嵬名山帐下有一个牙头吏叫屈子,后来改了一个汉名叫李文喜,他为了解决绥州困难,便向西夏皇室借了息钱,以便使绥州熬过这次难关。但夏天来临了,庄稼一起旱死了,这到年底没办法还的。

    没办法还,他弄不好就是死罪,正急得一愁莫展之时,就听到了种谔招降硃令陵的消息。他灵机一动,这是好消息。

    不过他还有点不大放心,实际硃令陵还算好的。横山百姓今年很苦逼。然而因为宋朝也是多事之秋。绥靖派又占据着上风,边境将领不敢收留西夏叛逃过来的百姓。

    梁氏面对着这个旱情与人心离散,也无奈之,只好一次次派出兵马,将那些想要叛逃到宋朝的各部族迁出横山。

    因此李文喜尝试着与种谔沟通,并且撒了谎,说是嵬名山想要投奔宋朝。不撒谎,种谔不心动啊。而且他颇有手腕。没有说服嵬名山,但说服了嵬名山的弟弟嵬名夷山,并且说服嵬名夷山亲自与他潜入青涧城,说我与大哥想要投奔宋朝。

    一人是嵬名山的弟弟,一人是嵬名山的亲信,虽是两国,就在对面,这不难查,种谔信了,也心动了。

    正好高遵裕从夏州回来。他还带来了西夏助山陵使,一是助赵曙的山陵。助个鬼啊,西夏那有钱帛助哦。二是央请宋朝开互市,最后在诸臣进劝下,赵顼不得不同意。三是再次要求释放战俘,这个成功了一小半,其他战俘一起在挖矿呢,上哪儿放去。四便是向种谔提出请求,让种谔交出硃令陵,这一条没有成功。种谔当场便给了回话,想让我交出硃令陵,必用景询与宋吉来换。

    俺们宋朝当真比你们西夏矮一筹哪,再说去年那一战,谁是败的一方。

    实际这事王巨还真能看得开,可种谔想不通。

    种谔坚决不交人,陆诜劝也不听。实际从去年大顺城一战,种谔已经对陆诜鄙视了。

    然后种谔又秘密也高遵裕做了会谈,问西夏那边的情况。高遵裕就问,种将军,你想干嘛。种谔吩咐高遵裕保密,将嵬名山欲投的真相说了。高遵裕想了好一会,这可不是小事,不是一部一族一将,而是若大的绥州。他未置与否,但说了他在西夏看到的情况。

    种谔听了,心意已决。多好的机会!西夏正好是民不聊生的灾害之时,李谅祚又死了,一个孤儿寡母的,也好欺负。于是对派了一个叫韩轻持的熟户,也是一个蕃人,经常参与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