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三五章 孩子气(第2/3页)  暗黑大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那你去吧。”赵顼烦恼地说道。

    “喏。”

    “且慢,得,你还是下去吧。苏利涉,替朕传一道口诏,命宰臣请雨。”

    可能这个口诏,普通老百姓与后人都不会太注意。

    但这道口诏比骂人还要厉害。

    以前遇到灾害,不是宰臣请雨请阳,而是皇帝带头请。现在皇帝不请,却让宰臣请,等于什么,这等于说为什么天有灾害,就是你们这些宰臣祸害的。

    韩绛苦笑,这不是耍孩子气吗?

    但韩绛小看了这个孩子气,就是这些孩子气,加上曾公亮的那些水磨功夫,韩琦最后怂了。

    现在一个关健问题,赵顼能不能亲政?

    很古怪的一个问题,赵顼现在没有亲政吗?亲政了,但与没有亲政一个样。然而宫中大太后小太后都没有垂帘了,你干嘛还能卡住权利一点不放。

    然而一放,问题来了,赵顼就有了否决权,韩琦不下也得下。

    现在赵顼不那么急吼吼逼韩琦了,韩琦一天却比一天着急。关健关系恶化了,现在想弥补也不大可能了。

    但赵顼也错过了一个大好时机,这段时间一边观察着国政,一边正是学习的时候。然而他悲催了,帝师是司马光,这能学到什么,一仁二明三武吗?还不如跟那个七岁摘李空谈误国的王戎学呢。或者司马光索性教一教赵顼权谋术吧,但这个打死司马光也不会教的,其实权谋术才是司马光拿长的。其他的,好洗洗睡吧,还不及欧阳修呢。

    因此在这种僵持的气氛中,有的人也用一些冷处理的冷手段表示了抗议。

    比如王珪、范镇举荐,将张唐英调到京城担任御史,为什么呢,因此赵曙即位之时,张唐英就曾赵曙防微杜渐,为人后者为之子,恐它日有引定陶故事以惑圣听者。

    这个定陶故事,与定陶无关,而是汉哀帝,汉成帝无子,于是将定陶王刘康的儿子刘欣立为太子,汉哀帝一继位,便将生父立庙为恭皇。西汉便从他手中正式堕落了,权利向外戚转移,本人在位也只七年便因酒色淘空了身体死去。

    果然,濮仪之争随后就起来了,赵曙在位连四年时间都没有便死了。

    赵顼一听产生兴趣,韩琦知道这是冲他来的,但皇上连任命一个御史的权利都没有,那么冲突就严重了,甚至双方只能是鱼死网破的局面,因此只好忍着气同意。

    张商英的到来,又带来了一个人,赵抃。

    随后赵顼从张商英嘴中听到赵抃名声后,从成都调回京城担任知谏院。

    赵抃上书,委辅弼,别邪正,去侈心,信号令,平赏罚,谨机密,备不虞,勿数赦,容谏诤十事。又说宫掖、宗室、官滥、冗兵、土木五费,赵顼苦笑,又是冗兵,冗官!赵抃所说的他部纳用了,说行吧,但现在赵顼那有执行的权利?

    随后赵抃又说,吕诲、傅尧俞、范纯仁、吕大防、赵鼎、马默,皆骨鲠敢言,久谴不复,无以慰搢绅之望。

    这六个大嘴巴回京,韩琦还能有活路么?

    赵顼也只是笑笑,用一用张商英,韩琦不能作声的,将这六个人调回来,韩琦还不知道会怎么埋汰自己呢。

    但他却夸赞了一句:“朕所举六人,确实我大朝之耿臣也。”

    韩琦在边上听了,脸色乌青一片。然而他能说什么,人家说了韩琦坏话吗,且看,十事第一条便是委辅弼。可能这小子搞不清楚吧,如今赵顼都这样了,还怎么委辅弼?因此韩琦发作不得。

    继续在争斗,但不象春天那样激烈了,有的孩子气,有的“润物无声”……

    …………

    “这本《水利图经》写得好啊,连朕看了都感到大开眼界。”

    “王巨在政事堂所说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