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〇八章 心术(第2/3页)  暗黑大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太好,同时对以后科举不抱有希望的,若愿意,找两人,到我身边来做助手。”

    王巨说了家境,不是富人家不好,因为呆在王巨身边做事,有时候会吃苦的,就象朱俊放在王巨身边学习,但让他象葛少华这样每天跑东跑西,朱欢恐怕也舍不得了。

    王巨未解释,葛少华也会意,说道:“那行,明天我就回延州,将这事儿办好。对了,那个书稿我带来了。”

    “这个稿子,先放一放吧。”

    王巨又看着弟弟,说道:“三弟,原本我打算让你在我身边再呆上一年,不过水利开始,我恐怕也没有安份时光了,若是将你送到雎阳书院,太远,我又不大放心。这样吧,我明天找一找人,将你送到京兆府的府学,哪里的学习环境比较好。”

    “大哥,你不用担心。”

    “吃饭!”

    第二天王巨就出去了。

    实际它真是一个苦差事,包括杨蟠与侯可、程昉这段时间都吃了不少辛苦。

    几人下去继续测量设计校正。

    最后终于确实了一个草案,王巨派人将草案用快马送向京城,同时还附带着一个请求,请朝廷下诏,凡是泾水与泾水支流,两岸边除了崇山峻岭外,各州县官员务必趁着春天到来时,发动百姓于岸边十步之内,遍载杨柳,下移载各种棘刺,同时禁令百姓不得砍伐。

    这便是对泾水的保护。

    其实这个原理宋朝人也早知道了,也不是太复杂,就象华池水与马岭水,近的地方只相融了几十里,一个水土保护得好,河流便清澈,一个水土恶化,河水不但浑浊,连人都不敢饮用,守着这条大河,却到处找泉水。

    有时百姓也自发地在维护着,比如吐蕃人对渭水等河流木材的保护,比如宋朝刻意在汴堤两岸广载柳树。

    但未必很管用,除非大片山陵归牧还林,归耕还林,否则一场暴雨从天空落下,还会有大量泥沙冲入河中。只能说保护一下,比不保护要好。

    赵顼诏书也下来了,并且从内库里先行拨出一笔钱帛到了京兆府,提前购置物资,包括粮食,以及其他,甚至从中原也调了一批粮食过来。

    工程终于动工,先行来的乃是兵士,先动工的就是渠道一带,也就是侯可所选择的第一个地点。

    包括两道引水渠,一道蓄沙池,以及那个让王巨头痛的燧洞。没有选侯可的那座山,而是选择了另一座山,石质比较硬,不过山厚度不大。

    先是醯醋,刻意找来那些很酸的陈醋,往石头上淋,淋完了,再置上石炭烧,烧红了用冷水激,主要是打出石眼,最后才用火药爆破。

    工程慢得出奇,杨蟠却第一次露出笑容:“有此物,郑白渠可成也。”

    工程慢就慢在石路,以及采石。

    将这两项速度提上去,那么修郑白渠就快了,越快成本越少,否则慢成本高,朝廷耐心也有限。所以王巨认为很慢,杨蟠却很满意。

    现在只是打石眼,还没有爆破,同时周边各县在组织劳力,一营营厢兵与保捷也在向郑白渠靠扰,蔡挺派兵士同时押着那五千名战俘向泾阳出发。

    但主要还是军士,保捷军。

    陕西有不少厢兵,但前线物资需求太大了,厢兵劳役沉重,能抽出来的并不多。不过保捷军除了训练,任务倒是不多,而且保捷军不少。仅是长安的保捷军就有十二营,周边的保捷军达到五十营左右。鄜延路的不相干,不过西北就是环庆路,西边就是泾原路,泾原路又有二十几营保捷,环庆路也有十几营保捷。

    远处不行了,如长安东边的商州河中府,渭州南边的仪州,北边的镇戎军,西边的德顺军。但就近能调出的保捷军最少有四十营。

    这些兵士就是不参与修水利,国家还得发粮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